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doc

    • 资源ID:843452       资源大小:326.9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doc

    1、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41设计目的、要求及原理51.1设计目的51.2 设计要求51.3设计原理52设计分析与计算62.1最小K值的系统频域分析62.2滞后校正函数计算73用MATLAB画校正前后的轨迹113.1校正前的根轨迹113.2校正后的根轨迹124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144.1校正前系统144.2校正后系统16心得体会18参考文献19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摘要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及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自动化

    2、装置无所不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控制技术需求推动下,控制理论本身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从线性近似到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借助微分几何的固有非线性框架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已成为目前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分析、MATLAB、校正1设计目的、要求及原理1.1设计目的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和截止频率c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它不影

    3、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本设计通过增加一个滞后校正装置,确定其最适合参数来改变系统性能。1.2 设计要求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度。1.3设计原理 通过分析系统逐步确定其矫正系统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求出K值;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并求; 3.波特图上绘制出曲线; 4.根据稳态误差要求,求出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 5.根据公式和 ,可求出b和t; 6.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2设计分析与计算2.1最小K值的系统频域分析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静态速度误差系数,所

    4、以最小的K值为: K=750故1求相角裕度:因为在穿越频率处=1, 解得Wc5.96rad/s穿越频率处的相角为:相角裕度为:=180+=180-162.73=18.3deg2求幅值裕度:先求相角穿越频率:由三角函数关系得:所以,幅值裕度为:使用MATLAB软件可直接得到系统的BODE图和相角,幅值裕度。程序的代码如下:n=750d=1,20,75,0g1=tf(n,d)mag,phase,w=bode(g1)margin(g1)图2-1 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 Matlab仿真结果为: Gm=6.02dB Pm=18.3deg (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同)2.2滞后校正函数计算求滞后校正的网络函数

    5、可以按设计原理所讲述的方法进行求解,但过程比较麻烦,这里介绍使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的方法。操作简单,可快速得到结果。由于按设计要求幅值裕度。根据要求令相角裕度=60并附加6,即取=66。 设滞后校正器的传递函数为: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用matlab编写滞后校正的程序代码如下:k0=750;n1=1;d1=conv(conv(1 0,1 5),1 15);Go=tf(k0*n1,d1);mag,phase,w=bode(Go);Mag=20*log10(mag);Pm=60;Pm1=Pm+6;Qm=Pm1*pi/180;b=(1-sin(Qm)/(1+sin(Qm);Lcdb=-20

    6、*log10(b);wc=spline(Mag,w,Lcdb);T=10/(wc*b);Tz=b*T;Gc=tf(Tz 1,T 1)图2-2 滞后校正求解图得到结果为: 使用matlab检验是否符合要求,程序代码为:K=750;n1=1;d1=conv(conv(1 0,1 5),1 15);s1=tf(K*n1,d1);n2=22.23 1;d2=492.1 1;s2=tf(n2,d2);sys=s1*s2;mag,phase,w=bode(sys);margin(sys) 图2-3 校正后系统BODE图 Matlab仿真结果为: Gm=32.8dB Pm=77.7deg (符合设计要求)3

    7、用MATLAB画校正前后的轨迹3.1校正前的根轨迹由于系统未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使用MATLAB画根轨迹代码如下:num=750den=conv(conv(1,0,1,5),1,15)rlocus(num,den)title(控制系统未校正前根轨迹图) 图3-1 校正前系统根轨迹图3.2校正后的根轨迹系统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使用MATLAB画根轨迹代码如下:num=750*22.23,1den=conv(conv(1,15,492.1,1),1,5,0)rlocus(num,den)title(控制系统校正后根轨迹图) 图3-2 校正后的系统根轨迹图 图3-3 右方根轨迹放大图4用

    8、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4.1校正前系统系统未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负反馈闭环传递函数为: 使用MATLAB求校正前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代码如下:num=750den=1,20,75,750t=0:0.01:20step(num,den,t)y,x,t=step(num,den,t)maxy=max(y)yss=y(length(t)pos=100*(maxy-yss)/yssfor i=1:2001 if y(i)=maxy n=i;endendtp=(n-1)*0.01y1=1.05*yssy2=0.95*yssi=2001while i0 i=i-1 if

    9、y(i)=y1|y(i)=y2;m=i;break end endts=(m-1)*0.01title(step response)Grid 图4-1 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4.2校正后系统系统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负反馈闭环传递函数为使用MATLAB求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代,代码如下:num=750*22.23,1den=492.1,9843,36927.5,16747.5,950s1=tf(K*n1,d1);Lsys=tf(num,den);y,t,x=step(Lsys);plot(t,y) 然后使用matlab中的LTI Viewer工具,在MATLAB提示符后,

    10、输入ltiview,即可启动该图形软件。从File的下拉菜单中选中import选项选择需要仿真的系统。选择窗口中的Lsys系统,并用鼠标点击OK。在画面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Characteristics”选项,再选择“Peak Time”项可得阶跃响应曲线中的峰值时间。在画面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Characteristics”选项,再选择“Settling Time”、“Rise Time”、“Steady State”选项可得阶跃响应曲线中的调节时间,上升时间,稳态值,单击各个点,图中显示相应的数据,可通过鼠标移动标注的位置。通过点击“Edit”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Viewer

    11、 Preferences”项,设定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范围为最终稳态值的090%,调节时间的误差带为2%,即可得到系统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图4-2 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阶跃响应系能指标: 上升时间tr = 2.52s 峰值时间tp =8s 调节时间ts =50.5s 峰值幅值h(tp)=1.01 稳态值 h()= 0.789 超调量 =28%18心得体会 Matlab是以前就学过的,但是这次单独的课程设计让我真正有了自己去设计的感觉,只给一个不完善的系统,通过分析,充分应用matlab来改善其性能。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频域分析和跟轨迹分析,而且通过比较,我能充分感受到matlab软件的

    12、强大及便捷。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 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觉得学习像自动控制这样实用的知识,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基本内容,还要灵活思考,善于变换,这样才能找到最优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使自己不断完善,不被社会淘汰。总之,在这

    13、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既学习到了原理的知识,又学到了许多书本之外宝贵的分析动手能力。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次自动控制设计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如果自己有了兴趣,就动手去做,困难在你的勇气和毅力下是抬不了头的。 参考文献【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 科学出版社,2001 【2】黄忠霖.控制系统MATLAB计算及仿真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3】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魏克新.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王涛.MATLAB 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6】邹伯敏.自动控制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本科生课程

    14、设计成绩评定表姓 名周志攀性 别男专业、班级电气1002班课程设计题目: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Q1如何求相角裕度?答:先求,再根据公式算穿越频率相角,加即可。Q2如何用MATLAB作图?答:在页面中输入程序,点击保存并运行即可。Q3对此次课设有什么想法或建议?答:课设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一项工作,会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课设可以考验学生查找资料,运用计算机和学习协作的能力,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成绩评定依据:评 定 项 目评分成绩1选题合理、目的明确(10分)2设计方案正确、具有可行性、创新性(20分)3设计结果(例如:系统设计程序、仿真程序) (20分)4态度认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15分)5设计报告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充分(不少于5篇)(10分)6答辩(25分)总 分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本文(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设计.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