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基本资料51.1设计依据及复核依据51.1.1设计依据51.1.2复核依据51.2自然地理状况61.3水文气象61.4历史洪涝灾害特性71.5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1.5.1存在的问题71.5.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92工程地质条件93地震烈度104水闸的设计104.1闸室设计的总布置104.2闸门的水力计算114.2.1设计的基本资料114.2.2闸门主要尺寸的拟定114.2.3闸门消能防冲设计134.3闸门抗渗的计算194.4闸底板的设计204.4.1闸底板结构形式的确定204.4.2闸底板的结构尺寸204.5闸墩长度的确定214.5.1止水的布置214.6闸门稳定与地基应力计算214.6.
2、1概述214.6.2闸的稳定与地基应力计算224.7翼墙、岸墙尺寸的拟定254.7.1翼墙、岸墙的结构型式254.7.2翼墙尺寸的拟定254.8上下游混凝土板护岸265湿地布置265.1湿地工程施工组织布署及施工程序285.1.1施工测量285.1.2植被清理、垃圾清运295.1.3清理及土方开挖295.1.4开挖要求305.2植物种植305.2.1施工内容305.2.2水生植物种植305.3养护管理方案326生态护堤工程326.1堤防工程的总体布置326.2生态护坡工程建设326.2.1生态护坡工程简介326.2.2生态护堤方案拟定及施工方法337工程管理设计347.1工程管理体制347.1
3、.1建设项目类别347.1.2工程管理单位性质357.1.3管理机构357.1.4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357.1.5管理内容357.1.6工程调度367.1.7工程运行费用及来源367.2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77.2.1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77.2.2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限制377.3工程管理设施和设备377.3.1生产、生活设施377.3.2设备配置377.3.3工程观测管理387.4管理任务398施工组织设计398.1工程条件398.1.1工程概况398.1.2建筑材料398.1.3供水、供电条件408.1.4施工通讯408.1.5工程施工目标明确408.1.6工期保证措施408.2施
4、工测量与控制418.2.1平面控制418.2.2高程控制418.2.3施工测量放样418.2.4施工过程中测量质量措施计划428.3施工导流428.3.1导流标准428.3.2导流方式428.3.3导流建筑物设计438.3.4导流工程施工438.4主体工程施工438.4.1混凝土浇注工程438.4.2模板工程448.4.3钢坝闸安装458.4.4浆砌石体砌筑468.4.5施工工厂设施478.5施工总布置原则479工程征占地489.1征占地范围489.2补偿原则4810环境保护设计4810.1环境保护设计4810.1.1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4810.1.2运行期环境保护设计5010.1.3地面水环
5、境保护设计5010.2环境监测与管理5110.2.1监测计划5110.2.2管理5111工程概算5211.1投资主要指标5211.2编制原则与依据5211.3编制说明5211.3.1基本价格的确定5211.3.2取费标准5211.4投资概算表5311.4.1概算表53112铁岭县某河河口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初步设计1 基本资料1.1 设计依据及复核依据1.1.1 设计依据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规定,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建筑物级别为级,工程规模为小(1)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本次初步设计主要依据的技术规范如下:1. 防洪标准(GB5020194)2.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
6、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5.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规程(SL2512000)6. 各规划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深度和质量要求(85)水建勘 字第8号7. 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9.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2006)10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DL502193)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1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1.1.2 复核依据法律法规中
7、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技术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参考技术文件(1)2007年11月辽河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2007年11月(2)1998版的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998年8月(3)泡子沿水库除险加固修改初步设计沈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2005年8月(4)长沟子河流域防洪综合利用规划铁岭市水利勘测设计院1998年4月1.2 自然地理状况长沟子河是辽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沈阳市法库县十间房乡四家子屯北低山区,流经
8、铁法市、铁岭县,在铁岭县蔡牛乡冯家窝堡汇入辽河,流域面积149.1平方公里,其中低山区42.4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8.4%,平原区106.7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71.6%,地势东高西低,以前峪调兵山公路为界,西部山峦起伏,沟谷密布,植被较好。东部漫岗平原辽河冲积平原区,土地肥沃,人口集中。某河干流长度29.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0.9。项目区位于铁岭县菜牛乡境内,全乡幅员 155.29平方公里,属于辽河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全乡共有耕地10万亩,总人口3.45万人。菜牛乡是铁岭县较为发达的农业区,粮食肉蛋鱼生产颇具优势。粮食产量7.5万吨以上,主产玉米、水稻、大豆,质量优良
9、。矿产资源多达10余种,其中有可用于碑刻的优质石材“王千”青石以及含钙量高、蕴藏量大的石灰石,还有金、铜、铁、锌、煤炭、等多种宝贵的金属、非金属资源;菜牛乡水资源比较丰富,水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电力改造已经完成,通讯畅通,交通发达。2007年全乡社会生产总值实现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1.3 水文气象项目所在地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5.3, 最高气温35.2、最低温度-44.5,相对湿度68%,年平均降雨量为660750mm,最大降雨量为1198.4mm,最小降水量为577.5mm,雨量多集中在六、七、八、九月份,占全年
10、总雨量的74.7%,而春、秋、冬季干旱少雨;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19.4mm,多年平均暴雨出现次数为1.4次。平均海拔高度221m,最大冻土深度为1.5m,年平均无霜期为125d130d。80%的降雨发生在6月9月之间,并多集中在几次暴雨。流域内经常发生洪涝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日照充足,常年刮风不止,年积温较高,温度变化大,降雨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很大,且相对集中。各气象特性如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638万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2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00mm(20cm口径);多年平均气温在7.6;标准冻深1.50米;多年平均风速
11、为3.3m/s,最大风速可达18.6m/s,其相应风向为NW,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4m/s。长沟子河:水质目标为类,现状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接纳了调兵山市污水处理厂、大兴9、10号矿生活、采煤等排污口的污水、晓南矿17、19号生活污水排污口的污水、小青矿7、8号生活污水排污、大隆矿生活、采煤等污水排放以及晓南矿排污口的污水。1.4 历史洪涝灾害特性某河在铁岭县境内流域面积86.1平方公里,河流长度从前屯入辽河口9.97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3,河道主槽宽度10米,此段左岸堤防8.57公里,右岸堤防3.72公里。1979年铁岭县水利局曾对某河进行过
12、1次规划,要求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曾于当年实施,次年完成了600米裁弯,退堤改线386米,但由于群众性施工,工程治理没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不了了之。在辽河整治期间,对2.1公里回水段进行了二十年一遇标准施工。1994年8月5日至7日,一场大暴雨袭击某河及其相邻流域,点雨量达300mm,上游山区洪水暴发,在历史上修过、但没达标的堤段冲决5处,铁岭县大青乡3万余亩耕地被淹,宋荒地、西贝河等数个村屯进水,水利、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及民房水毁严重,直接损失超亿元。是年汛后对某河进行了规划,完成了疏浚、筑堤、清障等治河工程,建设堤防总长度12.6公里。但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并且近几年连续干旱,河
13、道流量减小,两岸滩地被当地老百姓种植了庄稼,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再加上2010年7月,铁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从7 月20日早8 时至22日早8 时一次降雨达440.4毫米,其中21日早3 时至22日早3 时24小时降雨量达到387毫米,超过100年一遇洪水标准(50年24小时设计暴雨时为240.5毫米,100年24小时设计暴雨为273.2毫米)。此次暴雨洪水非常集中,造成某河堤防损毁严重,给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为了给农民一个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急需对某河进行治理。1.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5.1 存在的问题(1)河道断流辽河具有北方河流的典型特征,降雨季节性强
14、,降水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辽河干流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在4001000mm之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丰、枯水年份降水量比值为2.13.5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亦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的75%,其中,78月约占全年的50%。据19562000年资料统计,辽河铁岭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下同)35.22亿m3,枯水期多年平均径流量8.11亿m3,年平均流量117.48m3/s,枯水期平均流量25.72m3/s;六间房站多年平均径流量42.71亿m3,枯水期多年平均径流量10.22亿m3,年平均流量96.14m3/s,枯水期平均流量32.41m3/s。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用
15、水量急剧增加,辽河中下游地区已成为资源性缺水区域。近年来辽河流域遭遇持续干旱,水量偏少,径流量明显减少,出现了连续枯水年,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据统计,辽河干流福德店水文站2000年断流138天;2001年断流142天;2002年断流183天;2003年断流126天;2005年断流69天。辽河断流不仅给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危害到流域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河道内植被等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壤的荒漠化。(2)缺少生态水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辽河遭遇多年干旱,而且旱灾出现频繁。据资料统计,20世纪辽河流域旱灾频率从19世纪的平均10年0.3次增至10年1.5次,
16、增加了4倍,最多的10年内达到3次;未来汛期降水将更加集中,旱涝出现的频率、灾害的程度将加剧,造成灾害水增加、资源水和生态水减少,水资源更加短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辽河出现局部断流或间歇断流的机率必将增大。由于干旱缺水,维持河道内生物繁衍和滩地内植被生长的生态水面严重不足,河道内的生态环境得不到自身的修复和改善,水土流失、洪涝和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植被退化严重,生态功能下降。原始森林绝迹,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明显不足,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3)水质污染根据辽宁省2005年环境质量报告书,2005年辽河全河段为劣类水质,有5项指标年均值超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均值为6
17、2.2mg/L、3.61mg/L,分别超标0.6倍、0.8倍;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年均值为15.4mg/L、13.4mg/L,分别超标0.03倍、0.3倍;总磷年均值为0.421mg/L,超标0.05倍。辽河全程8个断面水质均超类标准,辽河上游的铁岭三合屯断面水质污染最重,化学需氧量高达92.8mg/L,下游沈阳段水质得到改善,但进入盘锦后,曙光大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升至79.4mg/L,水质污染又有所加重,入海口赵圈河断面由于受潮汐影响,水量大、污染有所减轻。总体看,辽河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以三合屯断面计)。辽河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全河段化学需氧量浓度均值达113mg/L,超标1.8倍
18、;平水期次之,略有超标;丰水期水质最好,化学需氧量浓度比枯水期低76.5%。(4)沙尘由于河道生态环境恶化,河道经常断流,缺少水面,河滩裸露,植被较少,土地沙化严重。每到多风季节,大风卷起河道内的泥沙,扬沙天气随处可见,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不但影响了两岸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给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5)河道水土条件差,植物成活率低。2008年9月我省河道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辽河作为工程建设重点,着重实施了河滩灌木、河槽水生植物的建设,但由于主河槽水面不固定,滩地水土条件差等因素,再加上2009年辽宁遭受特大旱灾,造成了河道内水生植物、滩地灌木成活率普遍偏低,严重影响
19、了河道生态治理效果。1.5.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辽河流域遭遇持续干旱,降水量偏少,径流量明显减少,出现了连续枯水年,给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危害到流域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河道内植被等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壤的荒漠化,对辽宁生态省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辽河干流目前存在的干旱缺水、河道断流、缺少生态水面、土壤荒漠化、水质污染、植物成活率偏低、生态治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改善辽河干流河道生态环境,加快辽河干流河道生态工程建设,实现将辽河建设成生态河道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三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发生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
20、构应当按照抗旱预案的规定,可采取以下措施,设置临时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或者临时在江河沟渠内截水”。在辽河干流开展以生态抗旱临时蓄水工程为主的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试验,为今后全省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积累经验十分必要。2 工程地质条件某河水闸位于某河丘陵区段,河床窄深,属地下河段,河床质为淤泥砂。该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存在于中砂层中,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根据颗分等试验资料分析,经计算得出中砂层渗透系数13m/d。从渗透性看,河水与地下水为同一类型。本次勘察取得一组地表水进行水质分析,详见表2-1。经水质分析结果,该处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1表 地下水水质分析
21、成果表离子mg/Lme/L游离CO2(mg/L)侵蚀CO2(mg/L)PH腐蚀性评价Ca2+40.82.008.802.206.7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Mg2+7.300.60Cl-67.371.90SO153.603.20HCO292.804.80CO0.000.003 地震烈度区内存在新构造运动,构造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砂卵砾石层及全风化基岩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4 水闸的设计4.1 水文计算4.1.1 设计暴雨某河流域中年最大三日暴雨均值为P=110mm,年最大2
22、4小时暴雨均值为P24=85mm,年最大6小时点暴雨均值为P6=65mm,年最大1小时点暴雨均值为P1=35mm,年最大24小时三日暴雨CV=0.55,年最大6小时点暴雨CV=0.5,年最大1小时三日暴雨CV=0.5,CS均等于3.5CV。某河总流域面积为208km2,本水闸的控制面积为106.75 km2,某河全长29.5km。4.1.2 分别求出1,16,24小时及三日设计雨量 查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附图和附表得:110mm, 0.58, Kp=1.3590mm, 0.58, Kp=1.3565mm, 0.55, Kp=1.3432mm, 0.52, Kp=1.
23、33Cs=3.5Cv,查附图,当t=24小时,KF0.97, 则1,6,24小时和三日设计雨量如下: 4.1.3 求出五年一遇的n1p、n2p,查附表得:n1p=0.60 ,查附表得:n2p=0.76 4.1.4 计算各历时设计面雨量(1)主峰雨量 (2)前锋雨量 4.1.5 雨量分配查辽宁省中小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附表的排位顺序和各时段同频率控制的分配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最大3小时主峰面雨量64.485mm置于排位1,最大6小时雨量减去最大3小时雨量(78.867-64.485)得14.383mm置于排位2,最大9小时雨量减去最大6小时雨量(88.674-78.867)得9.80
24、6mm置于排位3,依此类推,其雨型分配结果列表如下:时段顺序项别主峰雨量分配过程4.4574.997.7269.80614.38364.4856.4195.587前锋雨量分配过程1.8662.4393.44415.571.5071.363表4-1 设计暴雨3小时时段雨量分配表4.1.6 降雨径流计算(1)参数的确定查表得下列参数:Im=130,S上=45,S下=85,=0.50,fc=2.0设计情况下采用Pa上=20mm, Pa下=40mm.(2)径流深的推求表4-2 设计净雨时程分配表 单位:mm时段顺序项别(1)1.872.453.4415.571.511.364.464.997.739.
25、8114.3864.496.425.59(2)1.874.317.7523.3224.8326.1930.6535.6443.3753.1767.55132.04138.46144.05(3)+P61.8764.3167.7583.3284.8386.1990.6595.64103.37113.17127.55192.04198.46204.05(4)R011.53.03.13.75.05.57.510.013.75657074(5)010.51.50.10.61.30.52.02.53.7551.255.04.0(6)00000000000.9548.452.21.24.1.7 推求设计洪水
26、4.1.7.1 求综合单位线的qm、tn值计算:查表得:D=1.4;g=0.87则计算查表得:A=0.70;b=0.617则小时求瞬时单位线两参数n、k值以qm=28.08m3/s,tn=7.0h,he=10mm代入下式,则 查图得: P=3.0以P=3.6代入公式得n=p+1=3.0+1=4.04.1.7.2 求s(t)曲线并转化为t=3h时段单位线表4-3 用S(t) 曲线转化时段单位线计算表T小时项目0369121518212427(1)01.32.63.95.26.47.59.010.311.6(2)00.0430.2640.5470.7620.8810.9410.9790.9920.
27、997(3)00.0430.2640.5470.7620.8810.9410.9790.992(4)00.0430.2210.2830.2150.11900.060.0380.0130.005(5)0.004.2521.8427.9721.2511.765.933.761.280.494.1.7.3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1)计算洪水过程线表44 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单位:m3/s 0.004.2521.8427.9721.2511.765.933.761.280.49Q地面Q地下Q设计00000003000.0000.680.686000.00.0001.361.369000.00.00.
28、0002.042.0412000.00.00.00.0002.722.72150000.00.00.00.0003.43.418000.000.00.00.00.0004.084.0821000.00.000.00.00.00.0004.764.7624000.00.00.000.00.00.0005.445.4427000.00.00.00.000.00.0006.126.12300.9500.00.00.00.00.00.00.0006.86.83348.4500.400.00.00.00.00.00.000.47.487.88362.2020.592.070.00.00.00.00.00
29、22.668.1630.82391.200.94105.812.660.00.00.00.00109.418.84118.254200.514.80105.512.020.00.00.001129.52121.12452.626.1583.411.120.00.0093.310.2103.50483.364.6856.980.560.0065.5810.8876.46512.552.5928.730.36034.2311.5645.79541.411.3018.220.12021.0512.2433.29570.710.836.200.057.7912.9220.71600.450.282.3
30、73.113.616.7630.150.110.2614.2814.54660.060.0614.9615.0269015.6415.647216.3216.327515.6415.647814.9614.968114.2814.288413.613.68712.9212.929012.2412.249311.5611.569610.8810.889910.210.21029.529.521058.848.841088.168.161117.487.481146.86.81176.126.121205.445.441234.764.761264.084.081293.43.41322.722.
31、721352.042.041381.361.361410.680.6814400(2)计算地下径流过程线计算地下径流过程线,将地下径流概化为等腰三角形,还原到地面径流过程线的底部,令其底宽等于地面径流过程线的2倍,峰值对准其终点。 263.2-39.48=223.72mmT=24t=243=72小时则每个时段递增和递减平均流量为:将上表4-4中Q地面和Q地下相加得Q设计,即为所求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故经计算某河水闸的设计流量为121.12m3/s。4.1.8 设计水深的确定表4-5 设计水深试算表设计洪水水面高程河底高程水深H粗糙系数过水断面面积A湿周X水力半径R谢才系数C坡比I设计流量Q51.
32、649.002.600.0144925.21.9479.800.05%121.9251.0049.002.000.01417.934.3114.1690.580.05%74.0750.549.001.50.01411.293.393.3387.280.05%40.214.2 闸室设计的总布置某河水闸的底高程为49m,闸门的长为20m,闸门高为2.5m,由进口断、闸室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1)进口段前铺盖长为11m,底板顶高程为49m,闸墩顶高程为50m,进口采用悬臂式翼墙,钢筋混凝土结构。(2)闸室段闸室段长10m,底板顶高程为49m,底板和闸框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启闭机地面高程为49.
33、78 m,启闭机型式为2400KN,集成液压启闭机,驱动装置型式GBQ-1。闸室段设有两孔2.5 m20 m的钢坝工作闸门,闸底板顺水流长10 m,宽23 m,厚1 m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墩为1 m厚,长为10 m,岸墙仍采用悬臂式。(3)出口段出口段设有消力池,池长为9 m,池深1 m,护坦厚2.6 m,衔接消力池的是海漫,海漫全长26 m,海漫采用土工格栅干砌石结构,海漫后接防冲槽,槽深1.5 m,底宽3 m,上游坡度为2,下游坡度为1.5。4.3 闸门的水力计算4.3.1 设计的基本资料设计最大过闸流量为121.2m3/s,闸门放倒过流;闸底高程为49m,上游设计挡水位51.9m,上游设计
34、挡水深2.5m;闸前河道宽20m,闸后河道底宽20m。4.3.2 闸门主要尺寸的拟定4.3.2.1 闸孔的形式(1)孔口采用开敞式,不设胸墙。(2)底板采用平底板(无坎宽顶堰),=49.0m4.3.2.2 闸门尺寸的确定(1)首先确定闸门的净宽 (4-1)式中:H0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堰上水深(m);重力加速度,9.80(m/s2);堰流流量系数,0.385;堰流侧收缩系数; 堰流淹没系数;由堰顶算起的下游水深; (4-2)=121.2/(10.3850.9)=15.99 m式中:m:无侧面收缩的流量系数,取0.385。:侧收缩系数,取0.9:淹没系数,取1。即取16 m。因为n=2,所以b=8
35、m(2)分缝、分孔确定闸墩的形状与厚度:分孔:取2孔,每孔宽8m。墩厚:两边墩取1m,缝墩取1m,中墩取1m。墩形:中墩采用半圆形,边墩采用方形。因孔宽8m,采用钢坝闸闸门。闸门的宽度=28+21+1+1=20 m验算闸孔宽及河宽比: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知:B河=20mB孔/B河=16/20=0.80.85 B孔=16200.850.85为经验值 验算结果接近它就认为满足要求。(3)闸门的高度在闸宽确定之后,再确定闸高H,闸门的设计水深为2.6m,查阅相关资料V级水工建筑的安全超高为0.3m,所以闸前的设计水深为2.9 m。此次设计闸门高H=2.5m。经计算闸门平卧过闸流量为95m3
36、/s时,上游设计水深为2.9m,满足渠道过流要求。闸门直立时门顶溢流水深与过流量见下表4-6。表4-6 闸门顶溢流水深与过流量表闸门顶溢流水深H(m)溢流量Q(m3/s)流量系数m侧收缩系数0.12.10.3851.9450.25.930.3851.9450.310.90.3851.945(4)验算过闸单宽流量q:据水利计算手册查得q =25m3/通过设计流量时:q=Q设/B孔=121.2/16=7.575m3/25m3/ (4-3)满足要求(5)验算实际过流能力: =1-0.2(n-1)0+kH0/ (4-5) =1-0.2(2-1)0.66+0.72.5/16 =1-0.213.240.0
37、34 =0.93=0.930.385116 2.53/2 (4-6)=125m3/s125m3/s121.2m3/s 满足要求4.3.3 闸门消能防冲设计方式:根据资料,河床抗冲能力较差,所以采用底流消能,消能工的形式采用挖深式消力池。设计内容:池深d、池长LK、护坦厚t、海漫长L漫、防冲槽W。4.3.3.1 消能的方式与简单的设计内容方式:根据资料,河床抗冲能力较差,所以采用底流消能,消能的形式采用挖深式消力池。设计内容:池深d、池长LK、护坦厚t、海漫长L漫、防冲槽W。4.3.3.2 闸门的开启运用方式及操作规程(1)运用方式:对于2孔水闸有运用方式主要有各孔同步均匀分级开启,隔孔对称均匀
38、分级开启等。(2)规程应遵守:均匀性、分级开启(指每级开度一般不超过半米,与流量等因素有关)。4.3.3.3 消能防冲设计条件消能防冲设计条件即d、LK、t、L漫、等不利情况的确定(1)池深d:不利情况:按照水利学水跃理论,闸下泄Q产生远驱水跃,需设d,当差最大时,d 最大,最不利,所以的d设计条件指最大时。设计要求:对于最不利情况设计d,使下泄水流过池内发生稍淹没水跃,使初始水面衔接满足: (4-7)与池内水量有关系。式中: 跃后水深。 下游水深。池深。淹没安全系数。消力池出口处水面落差。(2)池长:不利情况:挖池深d以后,按1:31:4边坡与底板连接,据实验结果,池内水跃始断面在斜坡末端,池内水跃长度是自由水跃长度的0.70.8倍。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