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年产5.76万吨煤油的换热器的设计.doc

    • 资源ID:833909       资源大小:583.3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年产5.76万吨煤油的换热器的设计.doc

    1、 目 录第一节 概 述11.1换热器的发展现状11.2 换热器的类型11.3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步骤1第二节 设计方案的确定22.1 设计任务22.2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22.3 流动空间及其流速的确定2第三节 确定物性数据3第四节 计算总传热系数44.1 热流量44.2 平均传热温差44.3 冷却水用量44.4 总传热系数K44.5计算传热面积5第五节 工艺结构尺寸65.1管径和管内流速6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6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65.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75.5壳体内径85.6折流板85.7接管8第六节 换热器核算96.1热流量核算96.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96.1.2

    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96.1.3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106.1.4 传热系数K106.1.5 传热面积S106.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16.2.1管程流体阻力116.2.2壳程阻力12参考文献14后记及其他15 第一节 概 述1.1换热器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换热器的需求水平大幅上涨,但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有限,导致换热器行业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巨大的供给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它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而且其类型、结构和使用范围还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焊接型板式换热器的紧凑性、重量轻、制冷性能好、运行成本低等优越性已越来越

    3、被人们所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换热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各种大型的工业制冷装置和空调用制冷装置发展迅速,这为各种换热器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1.2 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其中列管式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列管式换热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l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l 浮头是换热器;l U 型管换热器;l 填料函式换热器;1.3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步骤l 根据换热任务和有关要求确定设计方案;l 初步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和尺寸;l 核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流体阻力;l 确定换热器的工艺结

    4、构;第二节 设计方案的确定2.1 设计任务某生产过程中,需将5.7610t/a的煤油从140冷却至44,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 MPa,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2,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生产任务。2.2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 出口温度44;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2,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3 流动空间及其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了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

    5、走管程,油品走壳程。选用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0.8m/s。第三节 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油的定性温度为: T=92 (3-1)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 (3-2) 由于煤油物性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煤油在92下的相关物性可近似等于90的相关物性,即:煤油在92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定压比热容 =2.22 kJ/kg 热导系数 =0.14 w/m粘度 =0.000715 Pas循环水在36 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993.92/m3 定压比热容=4.18 kJ/kg 热导率 =0.617w/m粘度 =7.085Pas每年工作日按300天计算,则=5.

    6、76/30024=8000kg/h;第四节 计算总传热系数4.1 热流量 Q=80002.22(140-44)=1.7kJ/h=472.2kw; (4-1)4.2 平均传热温差 =40.4; (4-2)4.3 冷却水用量 = =33891.5kg/h; (4-3)4.4 总传热系数K设管程流速 =0.8m/s;管程传热系数:Re=22445.6; (4-4)=0.023()() (4-5) =0.023=4015.5w/m.;壳程传热系数:4-1 流体的污垢热阻(表一)加热流体温度,小于115115205水的温度,小于25大于25水的流速,(m/s)小于1.0大于1.0小于1.0大于1.0污垢

    7、热阻,(m2)/W海水0.859810-41.719710-4自来水,锅炉软水1.719710-43.439410-4蒸馏水0.859810-40.859810-4硬水5.159010-48.598010-4河水5.159010-43.439410-46.878810-45.159010-44-2 流体的污垢热阻(表二)流体名称污垢热阻(m2)/W流体名称污垢热阻(m2)/W有机化合物蒸气0.859810-4有机化合物1.719710-4溶剂蒸气1.719710-4盐水1.719710-4天然气1.719710-4融盐0.859810-4锅炉气1.719710-4植物油5.159010-4水蒸

    8、气0.859810-4原油3.439410-4空气3.439410-4柴油3.439410-4石脑油1.719710-4重油0.859810-4煤油1.719710-4沥青油1.719710-4汽油1.719710-4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 =290 w/m.;污垢热阻: R=0.000344 m./w; R=0.000172 m./w;管壁的导热系数 =45w/m.; K=; (4-6)=;=226 w/m.4.5计算传热面积 S=51.7 m; (4-7)考虑到15%的面积裕度, S=1.15=1.15=59.5m;第五节 工艺结构尺寸5.1管径和管内流速 表5-1 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流速

    9、介质循环水新鲜水一般液体易结垢液体低粘度油高粘度油气体管程流速,m/s1.0-2.00.8-1.50.5-31.00.8-1.80.5-1.55-30壳程流速,m/s0.5-1.50.5-1.50.2-1.50.50.4-1.00.3-0.82-15选用25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 u1=0.8 m/s。表5-2 列管式换热器易燃、易爆液体和气体允许的安全流速液体名称乙醚、二硫化碳、苯甲醇、乙醇、汽油丙酮氢气安全流速m/s1 2-3108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n=(根 ) (5-1)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19.9 m (5-

    10、2)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采用非标设计,现取传热管长l=7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p= (5-3)传热管总根数 N=383=114 (根)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 R= (5-4) P= (5-5)图5-1 对数平均温差校正系数按单壳程,三管程结构,温差校正系数应查有关图表,以代替R,PR代替P,查同一图线可得, 平均传热温差 (5-6)5.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 取管心距t=1.25d0 (5-7)则 t=1.2525=31.2532横过管束中心线

    11、的管数=1.19=1.19=13(根) (5-8)5.5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 ,则壳体内径为: D=1.05tmm (5-9)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可取D=450mm5.6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之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0.25450=112.5mm (5-10)故可取h=110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 B=0.3450=135mm,可取B为160mm。折流板数目:N= (块) (5-11)5.7接管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气体流速为u=1.0m/s,则接管内径为 (5-12)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60mm。管程流体进出口

    12、接管: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u=1.5m/s,则接管内径为m圆整后去管内径为90mm 第六节 换热器核算6.1热流量核算6.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对圆缺型折流板,可采用克恩法计算, (6-1)当量直径,由正三角形排列得 =0.020m; (6-2)壳程流通截面积: ; (6-3)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普朗特数 (6-4)粘度校正 ; (6-5)6.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6-6)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管程流体流速 普朗特数 6.1.3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可取管外侧污垢热阻: /w管内侧污垢热阻: /w6.1.4 传热系数K依式(6-7)有 (6-7) = =352.1w/m.6.1.5

    13、 传热面积S (6-8)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SS=; (6-9)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 (6-10)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6.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6.2.1管程流体阻力 (6-11) , , F=1.4 , , (6-12)图6-1 莫狄图由Re=22137,传热管对粗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相对粗糙度0.01/20=0.005,查莫狄图得,流速u=0.789m/s,)所以, 管程流体阻力在允许范围之内。表6-1 合理压力降的选取操作情况操作压力,Pa(绝)合理压强降,Pa减压操作P=0-1 1050.1 P低压操作P=(1-1.7)1050.5 PP=(1.

    14、7-11)1050.35105中压操作P=(11-31)105 0.35-1.8105较高压操作 P=(31-81)105(表)0.7-2.51056.2.2壳程阻力 , , F=1.15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F=0.5 , , , N=43 , 0.50.756913(43+1)=2611.1Pa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 B=0.16m , D=0.45m总阻力2611.1+1446.3=4057.4Pa所以壳程流体的阻力也比较适宜。6-2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换热器形式:固定管板式换热面积(m2):55工艺参数名称管程壳程物料名称循环水油操作压力,MPa0.40.3操作温度,30

    15、/42140/44流量,kg/h33891.58000流体密度,kg/m3993.92825流速,m/s07890171传热量,kW 472.2总传热系数, W/m2K 352.1对流传热系数, W/m2K3971.2538.9污垢系数,m2.K/W0.0003440.000172阻力降,MPa0.01890550.0040574程数31推荐使用材料碳钢碳钢管子规格管数 114管长,mm 7000管间距,mm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折流板型式上下间距,mm 160切口高度25%壳体内径,mm450保温层厚度,mm管口表符号尺寸用途连接方式aDN90循环水人口平面bDN90循环水出口平面cDN60油

    16、品入口凹凸面dDN60油品出口凹凸面参考文献1.化工原理。上册/夏清,陈常贵主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2.换热器秦叔经、叶文邦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贾绍义,柴诚敬主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4.化工AutoCAD制图应用基础/周军,张秋利主编。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8.10).5.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1999).后记及其他设计不足之处:本次设计由于煤油物性不准,导致计算结果存在偏差,设计的面积裕度有些偏大,主要原因是壳体物料的质量流量m0大,导致Re0随之变大,由0计算式可知,0也变大,从而

    17、导致传热系数K随之变大,而传热面积S与K值的变化成反比,S值变小,面积裕度变大。减小面裕改进方法:减小油料的进入量,从而减小u0值,最终增加S减小面积裕度H。管程的阻力降为18905.5Pa有些偏大,主要原因是管程的流速u1设计较大。减小阻力降改进方法:减小冷却水的质量流量以减小管中液体流速,或者减小管长度,增加管程数,从而降低P。从设计结果可看出,若要保持总传热系数,温度越大、换热管数越多,折流板数越多、壳径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煤油的出口温度增高,总的传热温差下降,所以换热面积要增大,才能保证Q和K.因此,换热器尺寸增大,金属材料消耗量相应增大.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知道,为提高传热效率,降低

    18、经济投入,设计参数的选择十分重要。提高总传热系数途径的分析:若,则,由此可知,总热阻是热阻大的那一侧的对流传热控制,即当两个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欲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若两侧的相差不大时,则必须同时提高两侧的,才能提高K值。通过这段时间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往的计算都是某一单元某一部分的计算,而课程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设计,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进料物性,热量横算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AutoCAD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后期的设计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熟练。紧张的课程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回想起过去这段时间的设计收获是很大的,看到展现在眼前的设计成果,不仅使我对两年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归纳,而且使我真正体会了设计的艰辛和一种付出后得到了回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作好了铺垫。16


    注意事项

    本文(年产5.76万吨煤油的换热器的设计.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