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SB波调制与解调一、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的调制解调电路。利用模拟乘法器进行调幅,然后利用同步检波器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即将已调波与本地载波在检波器中相乘,经过低通滤波器后,检出源调制信号。二、系统框图基带信号载波信号u1调制信号u乘法器调幅乘法器解调低通滤波器载波信号u1当用作调制的乘法器的双差分对处于线性工作状态时,给其输入载波信号u和调制信号u,经过调制后得到已调信号u。当用于解调的乘法器也工作于线性状态时给其输入已调信号u和载波信号u,经过解调后得到信号u,将u输入低通虑波器得到基带信号u三、电路工作原理1. 调制部分2. 解调部分本模块也采用模拟乘法器来解调,此模块工作原理与调
2、制时相同。同步检波器对于载波被抑制的双边带或单边带信号进行解调,它的特点是必须外加一个频率和相位都与被抑制的载波相同的电压。将外加载波信号电压与接收信号在检波器中相乘,经低通滤波器后,检出原调制信号。相乘器低通滤波器已调波本地载波3. 低通滤波部分该电路通带放大倍数与R和R的比值有关,当C=C时,网络的传递函数为用jw取代S且取,得出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解得通带截止频率通过低频率波得到的基带信号为:四、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1.调制部分调制部分由一个乘法器组成,图上部的高频载波信号由100kHz的正弦波,图左下部的低频调制信号由10kHz的正弦波信号。(1)载波信号波形图高频载波频率为100kH
3、z,幅度为60mv的正弦波。(2)调制信号调制信号频率为5kHz,幅度与载波信号相同均为60mv。(3)已调波波形与频谱波形图由上图可见未出现失真,波形完整。频谱图上图可见频谱出现两个峰值,左峰值为w-,右峰值为w+,分别为95Hz和105Hz,由于存在谐波的影响,峰值间存在过度带。2、解调部分解调部分利用了与调制部分一样的乘法器,利用同步检波,图左下角输入100kHz的高频信号。(1) 本地载波波形图同步检波的高频信号与高频载波信号相同,频率为100kHz,幅度为60mv。频谱图检波频率为100kHz。(2)解调波形波形图由于存在诸多谐波分量,波形图看上去杂乱无章,但是基本波形任然与调幅波相
4、似。下面则是滤除谐波分量。频谱图最左边的峰值即为调幅波的频率5kHz,其余高频部分将被滤除。3、二阶低通滤波器信号进入二阶滤波器,高频部分均从两个电容流入接地线,剩下的波形便是基带信号。基带波波形还原后的基带波形,频率为5kHz,幅度为60mv。基带波频谱频谱图只存在一个峰值,即为基带信号的频率,在频率接近零的地方突起可能是由于直流分量导致的。五、总电路图六元器件清单三极管、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容、电感、二极管、.运算放大器、仿真软件Multisim 10。七.问题及解答1.当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调换位置的时候,已调信号是否会发生变化?答:不会发生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当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
5、调换位置时,只要他们的频率和幅度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已调信号的的带宽仍然为2 。2.本设计中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的幅度均为60mv,如果调制信号的幅度改为30mv,则已调信号会有什么变化?如果载波信号幅度变为30mv,那么已调信号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未改变前的波形图为波形图频谱图(1)当把调制信号的幅度改为30mv时,已调信号的波形为调制信号振幅发生变化后的波形图调制信号振幅发生变化后的频谱图我们发现,此时已调信号的波形频率不变,幅度变小,频谱无变化;(2)当把载波信号的幅度改为30mv时,已调信号的波形为载波信号振幅发生变化后的波形图调制信号振幅发生变化后的频谱图我们发现此时已调信号的频谱无变
6、化,但是波形有些许的失真现象。经过分析,我们总结出之所以两次改变振幅值的变化不一样的原因是调幅指数Ma的数值范围可自0至1,它的绝对值不应超过1,否则已调波的包络会产生严重的失真,这种情形叫做过量调幅。3.为什么DSB波一定要用同步检波?答:包络检波的特点络检波器的输出波形应与调幅波包络线的形状完全一致。DSB信号 ( )的包络不再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一致,因而不能采用包络检波来恢复调制信号。同步检波的解调与调制的实质一样,均是频谱搬移,在接收端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同频同相得本地波,它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过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得原始的基带信号。八、课设体会及合理化建议为期2周的
7、课程设计终于接近尾声了。刚开始想到这个课程设计的时候,整个小组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有不停的看看课本,研究研究相关的资料。最后对于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其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开始进行分工。于是每个人利用这几个晚自习的时间都不停的忙着设计电路。万事总是开头难,最初写课程设计的时候,都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在上面,总觉这个也好,那个也好,还担心写的太少。综合其原因还是自己平时掌握的不够好。而在写课程设计这几天里,对于课本上的有关这方面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整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多的不足,并且对知识运用不够灵活,对一些元器件的功能不是很了解,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理
8、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急需提高。团队协作都非常总要的,通过团队的讨论,然后在分工明确,做到有条不紊。这样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这是我们这次课程设计能够完成的关键。每个人都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集思广益,不断地完善电路。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让我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也让我不得不佩服专门搞高频线路开发的技术前辈们,他们对我们社会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为了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他们为我们社会所付出多少心血啊!但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人生就像在爬山,一座山峰的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因此,我要趁着青春,不停的去翻过跟多的山。九、参考文献1.谢沅清,邓钢.通信电子线路.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李秀人.电子技术实训指导.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3.R.F.格拉夫.电子电路百科全书(第二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4.王卫东,傅佑麟.高频电子线路.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5.铃木雅臣.晶体管电路设计.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6. 7. 8. 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