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010章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 10.1 10.1 测设工作概述测设工作概述 10.1.1 10.1.1 测设工作概念测设工作概念 1)1)测设工作概念测设工作概念测定测定(1-91-9章)章)实地要素存在实地要素存在观测高差、角度、距离观测高差、角度、距离坐标坐标(x,y,z)地形图地形图测设测设(本章)(本章)坐标或设计图形存在坐标或设计图形存在测设高差、角度、距离测设高差、角度、距离实地位置实地位置2)2)测设工作的基本原则测设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一原则:第一原则: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第二原则:第二原则:步步有检核步
2、步有检核10.1.2 10.1.2 10.1.2 10.1.2 测设工作过程测设工作过程测设工作过程测设工作过程1 1 1 1)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目的:获取测设的基础控制点目的:获取测设的基础控制点目的:获取测设的基础控制点目的:获取测设的基础控制点方法:第方法:第方法:第方法:第6 6 6 6章中介绍了基本方法,但具体工程有不同控制网章中介绍了基本方法,但具体工程有不同控制网章中介绍了基本方法,但具体工程有不同控制网章中介绍了基本方法,但具体工程有不同控制网2 2 2 2)计算测设元素)计算测设元素)计算测设元素)计算测设元素计算利用控制点进行测设的水平角、水平距离、高差
3、或高程计算利用控制点进行测设的水平角、水平距离、高差或高程计算利用控制点进行测设的水平角、水平距离、高差或高程计算利用控制点进行测设的水平角、水平距离、高差或高程3 3 3 3)实地测设与检核)实地测设与检核)实地测设与检核)实地测设与检核根据实地控制点和计算的测设元素,在现场测设点位并检核根据实地控制点和计算的测设元素,在现场测设点位并检核根据实地控制点和计算的测设元素,在现场测设点位并检核根据实地控制点和计算的测设元素,在现场测设点位并检核施工现场复杂施工现场复杂施工现场复杂施工现场复杂 控制点应选在安全位置,有保护、恢复措施控制点应选在安全位置,有保护、恢复措施控制点应选在安全位置,有保
4、护、恢复措施控制点应选在安全位置,有保护、恢复措施碎部点位精度可能高于整体点位精度碎部点位精度可能高于整体点位精度碎部点位精度可能高于整体点位精度碎部点位精度可能高于整体点位精度 如房屋内部轴线间距如房屋内部轴线间距如房屋内部轴线间距如房屋内部轴线间距精度高于各栋房屋之间的间距精度精度高于各栋房屋之间的间距精度精度高于各栋房屋之间的间距精度精度高于各栋房屋之间的间距精度测设工作与施工精度密切相关测设工作与施工精度密切相关测设工作与施工精度密切相关测设工作与施工精度密切相关 不得因测设影响施工进度不得因测设影响施工进度不得因测设影响施工进度不得因测设影响施工进度10.1.3 10.1.3 10.
5、1.3 10.1.3 测设工作特点与注意事项测设工作特点与注意事项测设工作特点与注意事项测设工作特点与注意事项10.2 10.2 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目的:目的:目的:目的:测量标定图上规划、设计建(构)筑物实地位置测量标定图上规划、设计建(构)筑物实地位置测量标定图上规划、设计建(构)筑物实地位置测量标定图上规划、设计建(构)筑物实地位置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已知条件:测量控制点及其坐标或高程测量控制点及其坐标或高程测量控制点及其坐标或高程测量控制点及其坐标或高程计算测设元素:计算测设元素:计算测设元素:计算测设元素: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水平距离、水平
6、角、高程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距离测设高程测设高程测设高程测设高程测设10.2.1 10.2.1 10.2.1 10.2.1 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已知已知已知已知:顶点顶点顶点顶点 O O 和定向点和定向点和定向点和定向点 A A 的实地位置的实地位置的实地位置的实地位置待测设方向待测设方向待测设方向待测设方向OBOB与已知方向与已知方向与已知方向与已知方向OAOA之间的水平角之间的水平角之间的水平角之间的水平角b b b b。测设
7、:测设:测设:测设:实地实地实地实地OBOB方向,即:方向,即:方向,即:方向,即:确定确定确定确定B B点点点点=AOBAOB=b b b b1)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O点架经纬仪盘左点架经纬仪盘左点架经纬仪盘左点架经纬仪盘左照准照准照准照准A,得水平度盘得水平度盘得水平度盘得水平度盘读数读数读数读数a a 转照准部使转照准部使转照准部使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水平度盘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a a+b b b b,在视准轴方向在视准轴方向在视准轴方向在视准轴方向定出定出定出定出B B,=OBOB 盘右盘右盘右盘右同同同同、定出定出定出定出B B,=OBOB 取取取取B B 、B
8、B 连线连线连线连线中点中点中点中点=B B2)2)精密方法精密方法 用一般方法测设出用一般方法测设出B (数字上,数字上,AOB=AOB=b b )用测回法对用测回法对 AOBAOB观测观测 n 个测回,得平均角值个测回,得平均角值b b 求出平均角值求出平均角值 b b与设计值与设计值 b b 的差值的差值b b (b b=b b-b b)用钢尺量距用钢尺量距OB0D,作,作OB0垂线垂线BB0 计算计算 BB0=D tan b b 用用钢尺量距钢尺量距BB0确定确定B点点10.2.2 10.2.2 10.2.2 10.2.2 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距离测设已知已知已知已
9、知:起点起点起点起点A A的实地位置的实地位置的实地位置的实地位置A A至待测设点至待测设点至待测设点至待测设点B B的方向的方向的方向的方向A AB B、水平距离、水平距离、水平距离、水平距离D D(D DABAB)测设:测设:测设:测设:B B B B点实地位置点实地位置点实地位置点实地位置1 1 1 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一般方法用钢尺用钢尺用钢尺用钢尺由由由由A A向向向向B B方向量往测距离方向量往测距离方向量往测距离方向量往测距离D D往往往往(=D=D),得),得),得),得 B B 点点点点 由由由由B B 向向向向A A方向返测距离方向返测距离方向返测距离方向返测
10、距离D D返返返返若(若(若(若(D D往往往往-D-D返返返返)/D/D限差,则:限差,则:限差,则:限差,则:D =D =(D D往往往往+D+D返返返返)/2/2 D =D -D D =D -D 并修正并修正并修正并修正D D 2 2 2 2)精密方法)精密方法)精密方法)精密方法方法与方法与方法与方法与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一般方法相同,只是所量距离值需要考虑尺相同,只是所量距离值需要考虑尺相同,只是所量距离值需要考虑尺相同,只是所量距离值需要考虑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即: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即: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即: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即:D D 实测实测实测实测
11、 =D-=D-(D D尺长尺长尺长尺长+D D温度温度温度温度+D D倾斜倾斜倾斜倾斜)3 3 3 3)光电测距方法)光电测距方法)光电测距方法)光电测距方法在在在在A AB B的方向上选定距离接近的方向上选定距离接近的方向上选定距离接近的方向上选定距离接近D D的点的点的点的点B B ,测定距测定距测定距测定距离离离离D D ,然后按,然后按,然后按,然后按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一般方法进行修正。进行修正。进行修正。进行修正。10.2.3 10.2.3 10.2.3 10.2.3 高程测设高程测设高程测设高程测设已知已知已知已知:实地实地实地实地A A 点及其高程点及其高程点及其高程点及其
12、高程HHA A 、点点点点B B设计高程设计高程设计高程设计高程HHB B测设:测设:测设:测设:B B点实地位置点实地位置点实地位置点实地位置步骤:步骤:步骤:步骤:A A点立水准尺、读数点立水准尺、读数点立水准尺、读数点立水准尺、读数a a,视线高程视线高程视线高程视线高程HH视视视视HHA Aa a B B点桩旁立水准尺,计算点桩旁立水准尺,计算点桩旁立水准尺,计算点桩旁立水准尺,计算B B点尺读数点尺读数点尺读数点尺读数b b HH视视视视 HHB B B B点尺上下移动,读数为点尺上下移动,读数为点尺上下移动,读数为点尺上下移动,读数为b b时,尺时,尺时,尺时,尺点处为所求位置点处
13、为所求位置点处为所求位置点处为所求位置实例实例实例实例:HHA A=27.150m=27.150m,HHB B27.925m27.925m。a a 1.825 1.825 mmHH视视视视28.975 m28.975 mb b b b 1.0501.050 mm10.3 10.3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已知:实地测量已知:实地测量已知:实地测量已知:实地测量控制点控制点控制点控制点及其及其及其及其坐标坐标坐标坐标测设:已知坐标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测设:已知坐标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测设:已知坐标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测设:已知坐标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实地位置实地位置实地位置实地位置测设方法测设方法测设方
14、法测设方法:直接测设直接测设直接测设直接测设一、直角坐标法一、直角坐标法 二、极坐标法二、极坐标法三、角度交会三、角度交会四、距离交会四、距离交会反算测设元素后测设反算测设元素后测设反算测设元素后测设反算测设元素后测设(水平角、距离)(水平角、距离)(水平角、距离)(水平角、距离)10.3.1 10.3.1 10.3.1 10.3.1 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条件:建筑物的轴线相互平行或垂直条件:建筑物的轴线相互平行或垂直(x x1 1,y y1 1)(x x2 2,y y2 2)(x x3 3,y y3 3)P Px x1 1xO OyA AB B1 1y y1 19090
15、10.3.2 10.3.2 10.3.2 10.3.2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1.1.计算测设数据:计算测设数据:D1,b b1=a aB1-a aBA D2,b b2=a aCD-a aC22.2.测设点位测设点位 1 1、2 23.3.检查检查 D1210.3.3 10.3.3 10.3.3 10.3.3 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1.1.计算测设数据:计算测设数据:b b11、b b12、b b21、b b222.测设点位:骑马桩,桩上钉小钉,用细线拉紧。测设点位:骑马桩,桩上钉小钉,用细线拉紧。3.检查检查D12。10.3.4 10.3.4 10.3.4 10.
16、3.4 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1.计算测设数据计算测设数据:DA1、DB1、DB2、DC2 2.测设点位。测设点位。3.检查检查D12。10.3.5 10.3.5 10.3.5 10.3.5 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 GPSGPSGPSGPS测定测定测定测定 将坐标等直接输入设备中测定将坐标等直接输入设备中测定将坐标等直接输入设备中测定将坐标等直接输入设备中测定10.4 10.4 10.4 10.4 坡度线测设与高程传递坡度线测设与高程传递坡度线测设与高程传递坡度线测设与高程传递 10.4.1 10.4.1 坡度线测设坡度线测设-倾斜视线法倾斜视线法已知坡度线
17、起点已知坡度线起点A,测设坡度为,测设坡度为 i 的坡度线的坡度线AB以及以及AB之间之间的加密桩的加密桩1、2、3、,且各,且各桩顶桩顶在坡度在坡度线线AB连线连线上。上。测设方法:测设方法:B点打桩,测定点打桩,测定AB长度长度D,根据,根据A点高程坡点高程坡度度 i 计算计算B点高程,并按点高程,并按10.2.3测设测设B。A点安置仪高为点安置仪高为k的的经纬仪,照准经纬仪,照准B点点水准尺上读数水准尺上读数k时,时,视线坡度为视线坡度为i。依。依次在次在1、2、3、处处立尺,立尺,读读数数为为k时时,尺零点,尺零点为桩为桩顶顶位置。位置。几几种种特特殊殊情情况况的的高高程程测测设设待测
18、高程点在顶部的测设:待测高程点在顶部的测设:待测高程点在顶部的测设:待测高程点在顶部的测设:A:已知水准点,高程为已知水准点,高程为HA B:待测设高程为待测设高程为HB的位置的位置 水准尺倒立在水准尺倒立在 B B 桩侧桩侧 HB=HA+a+b 则则B B点应有标尺读数点应有标尺读数 b=HB-(HA+a)已知高程点和待测高程点都在顶部的测设:已知高程点和待测高程点都在顶部的测设:已知高程点和待测高程点都在顶部的测设:已知高程点和待测高程点都在顶部的测设:A:已知水准点,高程为已知水准点,高程为HA P:待测设高程为待测设高程为HP的位置的位置 T:转点:转点水准尺分别倒立水准尺分别倒立A桩下顶、正立桩下顶、正立T桩上顶和倒立桩上顶和倒立P桩侧,则桩侧,则 HP=HA-a1-b1+a2+b,P点应有标尺读数:点应有标尺读数:b=HP-(HA-a1-b1+a2)基坑的高程传递基坑的高程传递基坑的高程传递基坑的高程传递 关键:悬挂钢尺关键:悬挂钢尺 HB=HA+a1-(a2-b1)-b2HB=HA+a1+(b1-a2)-b2高层建筑高程传递高层建筑高程传递高层建筑高程传递高层建筑高程传递 悬挂钢尺悬挂钢尺 10.4.2 10.4.2 高程传递高程传递施工测量-平面位置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