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街镇中心寄宿制完小乡村少年宫民族舞蹈活动计划辅导教师:xxx一、指导思想:民族舞蹈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还能让孩子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少儿民族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孩子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
2、子们提供和构筑了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少儿民族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为了帮助孩子很好地借助舞蹈表现自己,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我们开设民族舞蹈活动小组,并选取了一系列的内容,希望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技能,促进儿童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 教学目的和任务:1、舞蹈教学是促进少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孩子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3、舞蹈教育适合少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身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各种动作的名称要领和实际感受。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一致性。三、活动形式:1、教师采取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的方法。2、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3、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4、活动间可加入小游戏,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5、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四、活动安排第一阶段1
4、、学习基本手位(包括手型)和脚位(勾绷脚地面练习)。2、基本步伐、眼部训练第二阶段 藏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1、上肢基础训练。2、下肢基础训练。3、颤踏动律训练。第三阶段 蒙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手型训练。2、基本动作:硬腕、柔肩、硬肩耸肩等。3、脚位训练。4、基本舞步:平步、踏踮步、马步。5、舞步组合创编。6、学习草原英雄小姐妹。第四阶段 白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基本舞步训练。2、学习白族舞蹈啊咧咧。第五阶段 民族舞创编1、复习所学的各民族基本动作。2、用最炫民族风来伴奏进行创编。第六阶段 彝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1、基本舞步训练。2、教学七月火把节。3、教学叠脚舞。(18脚) 鸡街镇中心寄宿制完小 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