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知名企业科技管理制度汇编.pdf

    • 资源ID:1076806       资源大小:2.39MB        全文页数:33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知名企业科技管理制度汇编.pdf

    1、 1 科技管理科技管理制度汇编制度汇编 1 目目 录录 一、科技管理体系一、科技管理体系 .1 1 1.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1 2.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提名评审工作实施细则.4 3.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2 4.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技术中心运作管理办法.32 5.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35 6.中建总公司系统总工程师职责(试行).38 7.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协会章程.41 二、科技研发管理二、科技研发管理 .4545 8.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课题管理和实施细则(试行).45 9.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组织管理办法

    2、.96 10.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创新资金预算与使用管理办法.102 三、科技成果管理三、科技成果管理 .106106 11.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奖励管理办法.106 12.中国建筑科技文献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140 13.中国建筑优秀专利奖管理办法.151 14.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试行).155 15.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161 16.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成果评估管理暂行办法.173 17.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192 四、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四、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 .200200 18.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管

    3、理办法 (试行).200 19.中国建筑优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奖管理办法.215 20.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批规定(试行).220 21.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实施办法(试行).227 22.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管理制度(试行).235 23.图纸、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管理制度(试行).242 24.计量器具管理(试行).246 25.项目工程技术季度统计报表规定(试行).268 26.中建总公司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科研站管理办法.272 五、常用资料五、常用资料 .280280 27.科技资源调查表.280 2 六、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六、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 .2892

    4、89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89 2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301 30.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309 31.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312 3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及修改决定.315 1 一、一、科技管理体系科技管理体系 1 1.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工作,充分整合、发挥中建总公司人才优势,发挥科技引领、人才强企的作用,提高总公司管理决策水平,激励优秀人才成长,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条 专家委是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机构,对中

    5、建总公司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战略性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致力于促进中建总公司的科学发展。第三条第三条 专家委由中建总公司系统内相关技术领域的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根据需要,可考虑聘请部分外部知名专家学者加入。专家委成员总数不超过100人。第四条第四条 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归口管理、统一协调专家委的工作,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受理工作建议和意见,组织专家推荐、评选、任免、发布;中建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专家证书管理及其相关工作;中建总公司财务部负责专家津贴的发放及其相关工作。第五条第五条 专家委的主要职责是:(一)促进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

    6、作,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激励优秀人才成长,推动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二)了解、掌握和研究建设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及时向中建总公司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议。(三)参与研究和制订中建总公司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组织研究、论证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关键性问题,提出报告和建议。(四)接受中建总公司委托,为中建总公司重大决策的制定、重大项目的实施、重大学术问题与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重大科技成果的审查等提供咨询和论证。第六条第六条 专家委设主任委员1名,常务副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专 2 家委秘书处设在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设秘书长、副秘书长各1人,负责处理专家委日常事务,秘

    7、书长和副秘书长可由非专家担任。以上人员的批准任命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第七条第七条 中建总公司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由总公司主管科技的领导、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总公司系统内院士、业内知名专家等79人组成。第八条第八条 专家委今后可根据发展和工作的需要设臵若干专业委员会。第九条第九条 专家委专家的标准和条件:(一)学风正派、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责任心强。(二)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做出特殊贡献者,条件可放宽到副高级职称),在本专业范围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愿为总公司发展服务。(三)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

    8、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获得过相应的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应在前5名内,二等奖应在前3名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排第1名。(四)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40岁70岁之间。第十条第十条 专家委专家享有以下权利:(一)对中建总公司企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在参与决策咨询过程中可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并可保留个人意见和建议。(二)优先获取中建总公司所属机构的相关科技资料。(三)可自愿退出专家委。(四)获授总公司级专家称号,享受专家津贴和中建总公司规定的其他有关待遇。(五)代表中建总公司参加国内外有关技术交流和经营活

    9、动。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专家委专家应承担的义务:(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二)积极促进建设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三)积极参加专家委的各项活动,承担专家委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科学技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3(四)向专家委提供相关专业的科技信息,提出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议。(五)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在工作中起表率作用。(六)积极培养人才,推动企业科学技术队伍建设。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专家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届满前两个月,由评审委员会重新推荐下一届专家名单。专家的批准授予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专家候选人采用个人申报

    10、方式。候选人按组织系统及规定程序并经所属单位民主推荐提名,经有关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子企业遴选后,可成为有效提名候选人。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由评审委员会负责。选举结果的报批、公布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当专家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和违反中建总公司有关规定,危害国家和中建总公司利益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专家标准时,专家委员会经调查核实后,可作出撤销其专家称号的决定并予以通告。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专家本人提出辞去专家称号的,经专家委员会审查认可后生效,并予以通告。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对年满70周岁的专家授予总公司资深专家称号。专家委专家的权利义务不适用于资深专

    11、家。资深专家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由参加专家会议。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未经专家委许可专家不得以专家委的名义组织任何活动。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专家委的各项支出和收入,单列计算,列入公司年度预算,由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统一管理。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对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总公司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建总公司将以适当的方式予以表彰或奖励。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可根据本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由中建总公司批准实施。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及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提名评审实施细则(中建科字“2004”194号)同时废止。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12、 本办法由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负责解释。(中建科字“2012”20 号 发布时间 2012.2.28)4 2.2.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提名评审工作实施细则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提名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为使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评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一、专家委专家的标准和条件:一、专家委专家的标准和条件:(一)学风正派、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责任心强。(二)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做出特殊贡献者,条件可放宽到副高级职称),在本专业范围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愿为总公司发展服务。(三)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13、在本专业领域内国内知名,获得过相应的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应在前 5 名内,二等奖应在前 3 名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排第 1 名。(四)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 40 岁70 岁之间。其中: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有重大贡献。以上各项中都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学风正派主要是对候选人职业道德、科学态度、献身精神等方面的要求。正高级技术职

    14、称是指等同于教授或研究员职称的高级工程师。二、专家评选的主要程序二、专家评选的主要程序 专家评选工作,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即:提名候选人;有关部门、各直属机构、子企业遴选;中建总公司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选举。(一)提名候选人。(一)提名候选人。1.专家候选人采用个人申报方式,候选人所属单位按组织系统及规定程序经民主推荐提名。5 2.各单位提名候选人时,要增加透明度。对拟提名的候选人,应在本单位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同行专家的意见。3.提名候选人时,应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并作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工程科技专家,特别是优秀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4.提名候

    15、选人时,必须填写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候选人提名书(以下简称提名书)和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候选人简表(以下简称简表),并附有被提名者有代表性的成果、论文和著作(包括专著、重大工程勘探、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方面的重要报告和总结)等,每人不超过 10 篇、册。提名书和简表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在提名书和简表中,凡限定字数的栏目均不得超过所给定的字数;凡限定页数的不得超过所给定的页数。提名书中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贡献、有代表性的成果、论文和著作等内容须由被提名人认真查阅,确认属实后签名。提名单位除填写提名单位意见栏外,还应有提名单位盖章及其负责人签名或盖章。(二)各单位遴选。(二)各

    16、单位遴选。1各单位分别组织提名候选人的遴选。2各单位在组织对候选人遴选时,应注意听取各有关方面的意见,要组成候选人提名遴选委员会,负责对本单位提名的候选人进行遴选。遴选委员会的组成应不少于 7 人,其中应有 80%以上的成员是具有正高级职称,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专家。3遴选委员会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遴选结果。获得出席会议委员二分之一以上(不含 1/2)赞成票的被提名人方可作为候选人报送中建总公司。各单位报送中建总公司的候选人名单中,50 岁以下(含 50 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对通过遴选拟报送的每位候选人,遴选委员会应实事求是地填写提名书中的遴选投票结果(总票数、通过遴选的候选人的得票数及排

    17、序)和遴选委员会成员名单栏,并应有遴选委员会负责人签名或盖章。4遴选单位应认真填写遴选单位推荐意见栏,除填写 600 字以内的推荐意见外,还应有遴选单位盖章及其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并对简表中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栏中的 500 字内容负责审核。5各单位经遴选报送中建总公司的候选人的名额按有关通知要求,各单位提 6 名的候选人提名书和简表及有关材料,应于规定时间内(以当地邮戳为准)寄送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6经中建总公司形式审查、验收通过的候选人为有效候选人。中建总公司将公布全部有效候选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以进一步增加透明度,接受大家的监督。7中建总公司收到有关反馈情况或投诉信后,将视

    18、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三)评审委员会评审。(三)评审委员会评审。1 1评审原则和制度评审原则和制度 (1)参加评审的全体专家必须准确把握专家的标准和条件,坚持公正、客观的立场。(2)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根据不同工作的特点,正确分析候选人的工作及获奖、奖级、排列名次等情况。发扬民主,充分讨论,全面、科学评价候选人的工程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3)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始终注意候选人的年龄结构,在各个阶段的候选人名单中,50 岁以下(含 50 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4)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应特别注意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5)评审过程中发表的意见及讨论情况,对外必

    19、须严格保密。2 2评审程序评审程序 评审委员会采取审阅材料、介绍情况、酝酿讨论和无记名投票表决等方式,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步骤如下:(1)审阅材料候选人的材料是评审的基本依据,由评审委员会各位委员在评审委员会大会评审前分别进行;(2)介绍情况评审委员会大会评审时,介绍人对全部有效候选人情况逐一进行介绍和评议;(3)酝酿讨论根据情况介绍,充分讨论评议;(4)无记名投票表决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大会认真、全面评议后,进行无记名投票,按选举名额 120%的比例,依得分顺序录取,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名单中 50 岁以下的候选人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四)专家选举。(四)专家选举。7 1评审委员会对正式候选人实

    20、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 20;2 参加投票的评审委员会委员人数达到或超过评审委员会委员应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方为有效;3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评审委员会委员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专家委应选名额依次当选,满额为止,不足额时空缺;4选举结果的报批、公布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由中建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五)中建总公司总部专家的评选工作。(五)中建总公司总部专家的评选工作。1.参照以上规定执行;2.中建总公司总部专家候选人向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提出申请,经审核由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提名候选人;3.中建总公司总部专家候选人的遴选、评审、选举由评审委员会负责。三、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三、必须遵守的

    21、行为规范 在评审的全过程中,提名单位、遴选单位和评审委员会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度重视道德和学风问题。1被提名人必须向提名人或提名单位实事求是地提供本人的有关情况,并对提名书中签名确认的内容负责,如发生材料不实,则视为学风问题对待。2提名单位报送的候选人材料,特别是对候选人成就、贡献的介绍和评价,必须依据充分,如实说明该候选人所起的实际作用。如有材料不实,评价过头,甚至有虚假等情况发生,概由提名单位负责。3各单位在组织对候选人遴选时,应保证遴选的全面、公正、客观性,切实根据专家委专家的标准和条件严格把关。4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专家进行活动,若有发生,评审委员

    22、会将视其情节作出严肃处理,直至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四、其他四、其他 本办法由中建总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负责解释。附件 1: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候选人提名书 附件 2: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候选人简表 8 附件 1 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 候选人提名书 被提名者姓名:专业技术职称:专业 或 专长:提 名 单 位:遴 选 单 位:中建总公司印制 二一二年 9 提名书填写说明 1专业技术职务:指高级工程师(等同于教授、研究员的高级工程师)、教授、研究员等。特殊贡献者条件可放宽至副高级职称。2 反映工程科技成就和贡献的成果、论文和著作目录,选择有代表性的填写。成果(项目)获奖者,限填国家三大

    23、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各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限填一、二等奖;发明专利;论文为在国家、省部级一级刊物和国外较著名的刊物发表的;专著为正式出版的。3中建总公司总部专家的提名单位意见由科技与设计管理部填写。4中建总公司总部专家的遴选单位意见由评审委员会填写。5提名书一律用 A4 纸按有关格式要求打印。10 一、基本信息一、基本信息 姓 名 性 别 贴一寸标准照 或电子版 民 族 党 派 籍 贯 出 生 地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行政职务 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家庭住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手 机 住宅电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专业或专长 技术职称 遴选单位 二、主要

    24、学历(二、主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六项以内)起起 止止 年年 月月 校(院)及系名称校(院)及系名称 专专 业业 学学 位位 11 三、主要经历(三、主要经历(十项以内)起起 止止 年年 月月 工工 作作 单单 位位 职务职务/职称职称 四、主要学术团体兼职四、主要学术团体兼职(六项以内)起起 止止 年年 月月 学术团体名称学术团体名称 兼兼 职职 职职 务务 12 五、五、工程科技方面的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学风道德情况主要成就、贡献及学风道德情况(限 3000 字)13 六、重要科技奖项六、重要科技奖项 包括国家三大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等,限填六项以内(同一成果及相关科技奖项

    25、,只填写一项最高奖项)。请在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类别(国家、省、部)名称,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主要合作者 序号序号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 100100 字)字)14 七、七、发明专利情况发明专利情况 限填六项以内。请在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实施的发明专利名称,批准年份,专利号,发明(设计)人,排名,主要合作者,本人在专利发明和实施中的主要贡献。如无实施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施 序号 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 100 字)15 八、论文和著作八、论文和著作 限填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十篇(册)以内

    26、。请在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论文、著作名称,年份,排名,主要合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序号 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 100 字)16 九、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九、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限填五项以内)序号序号 成果简介成果简介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限 100 字)字)本人愿意接受提名,并对以上所有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被提名人签名被提名人签名:年年 月月 日日 17 提名单位意见(限 600 字):提名单位盖章:提名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年 月 日 18 遴选投票结果(总票数,通过遴选的候选人的得票数及排序

    27、)和遴选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遴选委员会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年 月 日 19 遴选单位推遴选单位推荐意见荐意见(限 600 字):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年 月 日 20 附件 2 中建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候选人简表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 月 日 民族:党派:籍贯:出生地:工作单位:所属部门:通讯地址:所在地:邮政编码:电话:传真:E-mail:专业或专长:国标学科代码:遴选部门:专业技术职务: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限 500 字):21 主要学历主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包括国外学历):起起 止止 年年 月月 学学 校校 专专 业业 学学 位位 主要主要经历经

    28、历(包括国外经历,如已退休请注明):起起 止止 年年 月月 工工 作作 单单 位位 职务职称职务职称 主要兼职主要兼职(国内外学术团体的兼职):起起 止止 年年 月月 单单 位位 名名 称称 兼兼 职职 职职 务务 (中建科字“2012”20 号 发布时间 2012.2.28)22 3.3.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前言前言 十二五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攻坚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充分

    29、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和保障一最两跨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中国建筑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第一章第一章 形势与需求形势与需求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建筑科技工作坚持以服务经营、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宗旨,关注行业科技发展前沿和企业发展重点,坚持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臵,中国建筑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主要表现在:1.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中国建筑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以技术中心体系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性科技工

    30、作体系进一步加强。2.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中国建筑继续保持了房建施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中建设计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优势初步形成,房地产业务领域和海外业务领域的技术创效能力日益凸显;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技术标准化建设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以知识产权为标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3 3.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在支撑重点业务拓展、应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中作出积极贡献,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央视新址、广州西塔、国家游泳中心、哈大铁路、武汉火车站、圣彼得堡 STOCKMANN 商业中心、卡塔尔外交部

    31、大楼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经营和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刷新了中国建筑标志性工程记录。4.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共组织科技成果鉴定 134 项,其中29 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共获得国家级工法 50 项,省部级工法 249 项,质量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共获得国家科技奖 5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30 项,国家优秀设计奖 9 项;共组织通过验收国家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20 项,省部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89 项,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强劲科技实力和发展潜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加,市场对建造技术和建筑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外部压力日益增大。同时建

    32、筑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科技进步正孕育着新的突破:建筑信息化技术加速渗透和深度应用,将不仅引发建筑技术上的革新,更对传统建造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加速突破,将推动建筑行业进入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建筑产业化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业集聚,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建筑正处在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建筑科技整体水平,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建筑技术创新仍存在一些薄弱环

    33、节和深层次问题:一是当前的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水平还很低,不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并严重制约新技术的推广和总体建造水平的提升;二是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科技创新队伍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三是科技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创新政策落实需要进一步深化。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方针 24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遵循资源节约,过程安全,精益建造,品质保障的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中国建筑结构调整和增

    34、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强技术进步与创新,保证建筑品质及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中国建筑持续、健康发展。二、发展目标二、发展目标 1.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 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在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建筑信息模型等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工程中达到规模化应用,打造绿色中建,数字中建品牌;自主创新能力有大幅提升,科技投入、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 0.5%和 0.2%以上;工程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以上。2.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 (1)技

    35、术中心建设:总部技术中心林河研发基地初步形成规模,拥有 200 名左右的专业研发人才,在结构、岩土、材料、智能工程、工程机械、模架等与主业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形成高端研发和服务能力,并在工程健康监测、土木工程仿真、施工过程信息化、绿色混凝土等 10 个方向实现突破。至十二五期末,通过省级认定的技术中心达到 12 个以上。(2)科技资源平台:整合股份公司各科研院所和实验机构,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3 个;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实现实质性合作。(3)科技人才:按照中国建筑十二五人才工作专项规划的要求,以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科研课题为依托,为高端科技人才培育搭建良好平台,争取人

    36、才培育取得突破:新增院士 1-2 人,新增国家级大师 1-2 人,省级大师 15 人,新增国家特贴人员 20 人。(4)科技成果:形成各类技术成果 250 项以上,其中 30 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奖 5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30 项,国家优秀设计奖 5 项;获得 25 省部级工法 250 项以上,国家级工法 50 项以上,主编完成并发布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数量达 10 项;获得专利总量达 1000 项,年专利受理量达 150 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10 项以上),年授权量达 80 项以上。(5)科技创效:股份公司级示范工程科技进步效益率到达 2.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

    37、数量达到 6 个;通过国家级示范工程验收 25 项以上。三、三、工作方针工作方针 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工作方针是:需求引导、重点跨越、整合资源、自主创新、引领未来。需求引导:科技工作要遵循国家政策要求,以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时刻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重点跨越: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在关键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充分整合中国建筑内部的现有科技资源;同时与各有关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自主创新: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科技资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38、并重,着力增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密切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前沿和趋势,开展超前技术研究,加强技术储备,为中国建筑未来发展提供基础。第三章第三章 重点任务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单位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工作协同。完善以总工程师技术管理部门项目技术负责人等为主线的企业日常技术管理链条,强化总工程师作为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科技工作中的权责。充分发挥科协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文化建设,鼓励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26 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评价体系,研究量化考核指标和

    39、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考评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效顺畅的研发运行机制,推动研发、设计与工程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在工程项目上的推广与应用。二、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二、加强技术中心建设 建立健全技术中心运行体制和机制,设臵专业技术研究组织,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完善技术中心本部资源配臵;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实验室、研究开发联盟等机构,争取成为国家或地方的工程建设权威试验检测机构。建立技术人员岗位成才、科学研究成才和服务项目成才的工作机制,培育企业技术领军人才,形成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按照国家政策、行业趋势、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以科研项目和工程服务为载体,提升科技研发能力

    40、和原始创新能力;建立高效、共赢的技术服务机制,努力实现技术服务常态化、生产科研一体化,不断提升技术中心服务生产经营的能力。加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人才互动和业务协作,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开放的中国建筑科技研发平台。在做强总部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按照各子企业的发展重点和专业优势,成立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子企业和专业技术中心,并实质运行,与总部技术中心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技术中心体系。三、继续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成套化集成三、继续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成套化集成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支持所属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技术的

    41、开发,做好传统技术升级与集成创新。重点加强对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模型、防灾减灾、既有建筑改造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地下空间建筑、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建筑等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四、强化数字中建建设四、强化数字中建建设 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建立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和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提升建筑业企业决策水平和集中管控能力。27 加强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推广 BIM、无线射频、虚拟现实、4D 项目管理等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完善建筑业

    42、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建筑行业信息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电子工程图档标准和电子文档交付标准;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标准。五、加大技术成果推广及产业化力度五、加大技术成果推广及产业化力度 积极倡导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同时及时发布推广使用和限制、淘汰技术目录。成果推广及产业化与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相结合,与提高工法编制水平相结合,与科技示范工程相结合,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强化企业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行业、国家标准的编制,向重要技术标准和高端技术标准迈进。同时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并完善专利管理的相关制度,将专利的获得与维护

    43、作为考核所属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着力提高中建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建品牌的竞争力。六、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六、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科技进步的有关方针、政策,组织所属企业积极争创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相关部委的科研项目申报,并采取措施充分用好国家关于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更多的财税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第四章第四章 主要研究领域和课题主要研究领域和课题 一、主要研究领域一、主要研究领域 1.1.房建施工领域房建施工领域 继续强化在土建工程施工方面的科技优势,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形成科学实用的专业施工成套技术;大力发展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

    44、修、智能建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全面启动对传统施工技术的绿色化改造研究,28 探索适于绿色建造的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绿色建造新型机具和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国建筑在房建施工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2.2.勘察设计领域勘察设计领域 积极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建筑设计技术研究应重视向前后产业延伸,建设具有中建特色的项目策划、投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建立协同设计平台,实现施工与设计、各设计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提升中建设计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强化建筑方案原创性研究,围绕建筑工程设计,提升中建设计集团各专业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和

    45、再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设计技术研究,为进一步做强中建基础设施施工业务提供前端技术服务;全面启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研究,提升绿色建筑的设计能力。3.3.城市综合建设领域城市综合建设领域 充分发挥集土地开发、资本运作、规划设计、施工总承包和城市运营于一体的产业优势和中国建筑的集团优势,在全产业链推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理念,自主研发和实施从土地开发整理直至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城综合体建设。积极探索城市综合领域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引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中国建筑在城市综合领域的科技竞争力,实现科技在转型发展中的支撑作用。4.4.房地产领域房地产

    46、领域 加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技术、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研究,强化房地产业绿色建筑市场需求和建筑产品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努力提高建筑产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构件装配化和配件整体化的技术研究,组合社会资源为中建所用,提升住宅产业化运作的能力;强化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有效保护独享性的产品专有知识和设计产权,利用技术优势提升成本优势,不断增强中建地产(中海地产)的品牌竞争力。5.5.基础设施领域基础设施领域 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重点专业的施工技术研究,逐步形成覆盖公路、铁路、能源、市政、环保及港航、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各项成套施工技术和专项施工技术,为扩展基础设施

    47、的施工能力提供技术支持。特别要加强对特殊地质条件下长 29 大隧道施工技术、跨大江大河及海上特种桥梁结构及水下基础施工技术、新型港航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复杂环境城市地铁及管线敷设施工技术、第三代核电工程施工技术等的研究。适时加大力度自主研发基础设施相关专业的特种设备,进一步强化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优势,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的经营能力。6.6.海外业务领域海外业务领域 充分发挥中国建筑的产业链完整的技术和产业优势,以技术标准的引进、输出和研究应用为重点,强化海外总承包管理模式及专业技术的研究;注重国际重大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关键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究;开发和培育信息

    48、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的平台,努力实现海外业务在科技管理、资源共享、监督控制等各方面的实时互动,提升对海外业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二、主要研究课题二、主要研究课题 1.1.固有技术集成创新类课题固有技术集成创新类课题 (1)超高层建筑设计、施工成套技术(2)基于使用功能的建筑工程施工综合技术(3)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成套技术(4)大跨度桥梁施工成套技术(5)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套技术(6)高速铁路施工成套技术(7)复杂环境下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成套技术(8)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9)机电设备安装成套技术(10)新型核电工程综合施工技术(11)港航工程施工综合技术(12)海外工程总承包管理技术

    49、 2.2.政策导向性课题政策导向性课题 (13)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4)基于 ERP 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 30(15)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与应用(16)建筑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3 3.超前技术储备类课题超前技术储备类课题 (17)千米级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18)超大跨度(150 米以上超大跨复杂建筑结构和超大跨度索桥结构等)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19)60m 级地下空间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第五章第五章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搞好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在企业领导重视和主管部门落实。要通过

    50、政策措施加以引导,营造科技创新的整体氛围,要把企业技术进步的指标纳入到对领导人的业绩考核之中,并适当加大权重。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股份公司和各子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应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逐步增加,科技投入、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 0.5%和 0.2%以上,各所属单位要根据自身需求和经营发展需要自行建立科技研发立项制度。各所属企业要积极构筑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通过国家政策导向、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等手段,争取在国家及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要利用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吸引业主和建设方投入资金,针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研究;要积极学习、研究和落实国家科技创


    注意事项

    本文(知名企业科技管理制度汇编.pdf)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