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路面施工技术设计案例.ppt

    • 资源ID:1070986       资源大小:13.16MB        全文页数:1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路面施工技术设计案例.ppt

    1、路面施工技术设计案例目录1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篇2案例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3案例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机械配置计算4案例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5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目录6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案例篇7案例7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计算8案例8压实度评定9案例9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10案例10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强度评定目录11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案例篇12案例12贝克曼梁法测弯沉计算13案例13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试验计算14案例14摆式仪测摩擦系数计算15案例15钻芯法测沥青面层压实度成果计算目录16案例16弯沉评定案例篇17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

    2、层(AC-25C)试验段施工总结18案例18手工铺砂法测构造深度计算19案例19数值修约规则20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目录21案例篇22案例22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23案例23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1.1.设计资料设计资料湖北省某新建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沿线土质为黏性土,地下水位距路床顶面1.4m,沿线有水泥及碎石供应。根据计划安排,该项目于2010年建成通车。经交通调查预测,2010年平均日交通量见案例表1;交通量年增长率:20102014年为8%,20152019年为7%,20202024年为5%。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1新

    3、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2.2.设计步骤设计步骤1)交通量计算及交通等级的确定(1)车辆参数及交通量计算,见案例表2。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2)计算累计当量轴次Ne。当量轴次N1。a.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通车第一年(2010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的计算,按式(1-8)进行前轴、后轴当量轴次的换算,计算过程见案例表3。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b.当以半刚性材料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通车第一年(2010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的计算,按式(1-10)进行前轴、后轴当量轴次的换算,计算过程见案例表4。要注意式(1-

    4、10)与式(1-8)中指数的区别,并注意案例表3与案例表4中C1、C2取值的区别。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累计当量轴次Ne。按式(1-7)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Ne。该公式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其中,365N1是首项,(1+)是公比。365是指一年的天数,365N1将日作用次数换算为年作用次数;是车道系数,将双向交通换算为设计车道(最不利车道)上的作用次数。设计年限t:查表1-8,高速公路设计年限t=15年。车道系数:查表1-9,取车道系数=0.4。a.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Ne的计算见案例

    5、表5。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b.当以半刚性材料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Ne的计算见案例表6。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交通等级。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案例表5中计算得出的累计当量轴次Ne=8627750次/车道,查表1-10,得出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当以半刚性材料层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案例表6中计算得出的累计当量轴次Ne=9105034次/车道,查表1-10,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通常应取最高的交通等级为设计交通等级,所以本项目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2)结构组合设

    6、计(1)路基与垫层。路基。a.路基干湿类型。本项目自然区划属IV3区(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沿线土质为黏性土,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F.0.1,可得出路床面至地下水位临界高度为H1=1.51.7m,H2=1.11.2m,H3=0.80.9m。查案例1的设计资料,可知地下水位距路床顶面H0=1.4m。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5.1.4.2,由H2H0H1可知,路基为中湿状态。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垫层。因路基处于中湿状态,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第4.2.5条规定,不需设置垫层。(2)各结构层的材料、厚度、回弹模量。

    7、初拟路面结构。根据预测交通量、道路等级对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结合当地气象、水文、地质、筑路材料供应等情况,参考国内外高等级公路设计、使用经验及当地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施工经验,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见案例表7。按表1-12、表1-13检查各结构层的厚度是否合理。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路面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在设计高速公路施工图时,路面各结构层采用实测设计参数,回弹模量、劈裂强度见案例表8。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3)沥青路面厚度设计(1)设计弯沉值。设计弯沉值的计算见式(1-2),计算过程见案例表9。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8、2)层底容许拉应力。层底容许拉应力的计算见式(1-3),计算过程见案例表10。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3)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用HPDS2011软件进行计算,以路表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反算设计层厚度,并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和整体性材料基层的弯拉应力验算。当设计层的厚度取36cm时,路表计算弯沉值ls=24.5(0.01mm),设计弯沉值ld=24.6(0.01mm),路表计算弯沉值小于设计弯沉值,满足要求。当设计层的厚度取36cm时,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m,见案例表11,因层底拉应力m小于容许拉应力R,故满足要求。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

    9、计算4)HPDS2011程序操作过程演示(1)启动程序HPDS2011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启动程序HPDS2011,然后选择“路面设计与计算”“沥青路面设计与计算”“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命令,如案例图1所示。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2)交通量计算及交通等级确定。在案例图2所示的对话框中输入设计参数,包括公路等级、车道系数、设计年限、增长率分段数、车辆的类型数。输入交通量年增长率分段数据。单击案例图2中的“各分段时间、增长率输入.”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如案例图3中所示的数据。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输入沥青路面车辆与交通量参数。单击案例图2中的“车辆及交

    10、通参数输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如案例图4中所示的数据(选择车型名称、输入交通量)。单击“车型名称”栏的相应地方,车型代码、前轴重、后轴重、后轴轮组数、后轴数、后轴距可由程序自动生成,不必填写。注 意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累计当量轴次及交通等级的计算。单击案例图2中的“累计当量轴次及交通等级的计算、确定和输出.”按钮,结果如案例图5所示。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3)选择路面设计类型和路面设计内容,如案例图6所示。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4)路面设计参数输入。路面设计参数输入如案例图7案例图10所示。案例1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5)计算及存盘。如案例图

    11、11所示,单击程序界面最下一行的“计算”按钮,可进行设计成果文本文件的存盘,文件名后缀为.txt。单击程序界面最下一行的“数据存盘”按钮,将进行程序源文件的存盘,文件名后缀为.dat。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因程序异常退出(如停电)而丢失已输入的数据,应在设计过程中随时存盘,以便在程序异常退出后仍能调用前面已输入并保存的数据,如案例图12所示。案例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1.1.设计资料设计资料湖北咸宁新建一条二级公路,路线总长为10km,设计车速为60km/h,路基填料为低液限黏土,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1.4m。沿线有水泥及碎石供应。拟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但考虑到排水及施工的方

    12、便,将硬路肩铺装成与行车道相同的路面结构层,采用小型机具施工。经交通调查分析得知,设计轴载为100kN,最重轴载为150kN,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Ns=1324次,交通量年增长率gr=5%。案例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2.2.设计步骤设计步骤1)水泥混凝土面板平面尺寸的确定2)交通荷载分析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4)水泥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的计算案例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案例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案例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案例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机械配置计算1.1.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全长

    13、10km,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单幅路面宽度为11.5m,分两幅施工在满足面层工期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下面层的施工机械配置计算。2)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自卸车运输(成品料的运输状况良好,运料速度可达3050km/h)、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压路机碾压的机械化施工作业方式。3)设备情况沥青搅拌站使用意大利进口MAP320(4000型)拌和设备,额定产量为320t/h,具体设备情况见案例表21。案例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机械配置计算2.2.路面机械配置计算路面机械配置计算案例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机械配置计算案例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1.1.筛分试验结果筛分试验结果案例4水

    14、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2.2.级配要求级配要求案例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3.3.级配设计级配设计案例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4.4.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案例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5.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静压法按压实度(98%)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试件的制作方法见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中“T0843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见学习资料第二部分标准6)。案例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6.6.设计结论设计结论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

    15、设计1.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1.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2.2.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1)制作马歇尔试件(击实法)(1)按1号料2号料3号料4号料矿粉=24%23%20%30%3%制作马歇尔试件(击实法),计算配制矿质混合料1250g所需各矿料及沥青的质量,见案例表35。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2)若已制作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质量为1260g,但试件的高度为67mm,超出规范要求(标准试件的高度为63.5mm1.3mm),则试件作废。按标准试件的高度

    16、(63.5mm)计算,制作一个标准试件所需的沥青混合料质量为12606763.5=1194.2(g)。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2)马歇尔试验(1)实测的原材料密度数据见案例表36。(2)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马歇尔试验的试验数据见案例表37。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3)确定最佳油石比(1)计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se,见案例表38。马歇尔试验指标计算见案例表39,马歇尔试验指标汇总见案例表40。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2)以油石比为横坐标,马歇尔试验指标为纵坐标画图,结果如案例图14所示。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3)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17、术规范(JTGF402004)B.6.2确定最佳油石比OAC。OAC1=(a1+a2+a3+a4)4=(5.5+5.0+4.95+5.1)4=5.14(%)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各指标范围确定最佳油石比OAC2。OAC2=(OACmin+OACmax)2=(4.8+5.4)2=5.1(%)取OAC1与OAC2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油石比OAC。OAC=(OAC1+OAC2)2=(5.14+5.1)2=5.1(%)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矿料间隙率检验。a.当OAC=5.1%时,查案例图14(g),可得VMA=15.2%。b.当OAC=5.1%时,查案例图14(c),可得设计空隙率

    18、为4.8%。c.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31,当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时,设计空隙率4%对应的VMA最小值为14%;设计空隙率5%对应的VMA最小值为15%。本案例中的设计空隙率为4.8%,用内插法可得VMA的最小值为14.8%。d.结论。VMA=15.2%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VMA最小值的要求,计算最佳油石比OAC为5.1%。案例5AC-13目标配合比设计3.3.配合比设计检验配合比设计检验配合比设计检验的内容参见相关资料,在此不做赘述。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1.1.确定冷料仓转速与流量的关系确定冷料仓转速与流量的关系案例

    19、6冷料仓的标定(2)将3min流量换算为1h的流量,则冷料仓转速与1h流量的关系见案例表42。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2.2.画出转速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画出转速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3.3.计算拌和楼产量为计算拌和楼产量为200 t/h200 t/h时各冷料仓每小时的进料质量时各冷料仓每小时的进料质量(1)测各集料的含水率。1号仓的含水率为2.5%,2号仓的含水率为1%,3号仓的含水率为1%,4号仓的含水率为1%。(2)已知目标配合比为1号仓2号仓3号仓4号仓矿粉=26.5%13.0%31.5%25.5%3.5%,油石比为3.9%,计算各集料占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率。26.5+13.0

    20、+31.5+25.5+3.5+3.9=103.91号仓:26.5103.9=25.5%;2号仓:13.0103.9=12.5%3号仓:31.5103.9=30.3%;4号仓:25.5103.9=24.5%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3)拌和楼产量为200t/h时,计算各集料干质量。1号仓:20025.5%=51.00(t/h);2号仓:20012.5%=25.00(t/h)。3号仓:20030.3%=60.60(t/h);4号仓:20024.5%=49.00(t/h)。(4)将各集料干质量按含水率换算为各冷料仓每小时的进料质量。1号仓:51.00(1+2.5%)=52.28(t/h);2号仓:25.0

    21、0(1+1%)=25.25(t/h)。3号仓:60.60(1+1%)=61.21(t/h);4号仓:49.00(1+1%)=49.49(t/h)。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4.4.确定转速(横坐标)确定转速(横坐标)在转速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上(见案例图15),由已知的各冷料仓每小时的产量(纵坐标),确定转速(横坐标)。1号仓:y=0.9004x+0.0895x=(52.28-0.0895)0.9004=58(r/min)2号仓:y=0.3682x-0.1432x=(25.25+0.1432)0.3682=69(r/min)3号仓:y=0.9832x-0.2074x=(61.21+0.2074)0.98

    22、32=62(r/min)4号仓:y=0.7117x+0.3789x=(49.49-0.3789)0.7117=69(r/min)用Excel计算,冷料仓的标定结果见案例表43。案例6冷料仓的标定案例7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计算某水泥土底基层施工,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9.4.3见学习资料第二部分标准3)规定的频率对水泥剂量进行检查,要求水泥剂量不小于设计值-1.0%。(1)某水泥土底基层水泥剂量设计值为4%,最佳含水量为13.5%,实测风干土的含水量为3.2%,试计算配制300g水泥土所需风干土、水、水泥的质量。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

    23、2009)中“T08092009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见学习资料第二部分标准6)EDTA滴定水泥或石灰剂量实验(点击播放)案例7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计算案例7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计算(2)画标准曲线,见案例表45。以同一水泥剂量EDTA二钠标准溶液消耗量(mL)的平均值为纵坐标,以水泥剂量(%)为横坐标制图。案例7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计算案例7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计算(4)结论。经检测,试验样品的水泥剂量满足要求。案例8压实度评定1.1.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评定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评定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的检测结果(共20

    24、个数据)为:95.8,98.8,98.9,98.6,98.7,98.7,98.5,99.1,98.5,98.4,98.9,98.6,99.3,98.2,98.7,98.5,99.3,97.8,99.0,99.3。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附录B对该段基层压实度进行质量评定(用Excel计算,见案例表47)。灌沙法测压实度实验(点击播放)案例8压实度评定案例8压实度评定2.2.沥青面层压实度评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评定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压实度检测,用试验室标准密度计算压实度(%),检测结果为(共5个数据):98.6,98.7,98.4,99.4,98.0。按公路工程

    25、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附录B对该段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压实度进行质量评定(用Excel计算,见案例表48)。案例8压实度评定案例10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强度评定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设计厚度为18cm,评定路段厚度(cm)检测结果(20个测点)分别为15.2,15.3,18.9,19.8,18.9,17.6,17.5,19.2,18.8,19.3,17.5,18.5,17.1,17.7,18.6,19.7,18.4,19.5,18.2,17.2,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附录H对该路段厚度进行评定(用Excel计算,见案例表49)。案例9

    26、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案例10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强度评定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强度Rd=3.0MPa,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测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后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共13个数据)为7.5,6.4,7.0,6.9,6.6,7.1,7.2,6.6,7.9,7.0,7.8,6.2,6.0,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附录G对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质量评定(用Excel计算,见案例表50)。案例10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强度评定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公路合同段招

    27、标文件。(2)公路合同段施工图设计。(3)公路基层施工细则。(4)部颁布的各项规范及操作规程。(5)公路建设指挥部相关文件要求。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2.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路面合同段的起讫里程为K163+950K202+330,全长为38.38km。主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为上、下基层,设计强度均为34MPa,压实度不小于98%。本合同段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工程量为597616m2(厚度为180mm)、30488m2(厚度为20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工程量为586097m2(厚度为180mm)、30521m2(厚度为200mm)。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3.3.铺

    28、筑试验路铺筑试验路(1)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得出的试验结果和生产配合比的试拌情况,在施工路段上进行试验路的施工。(2)根据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设备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4)通过试验路试铺确定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5)根据拌和设备每台每小时的生产能力及试验路作业段的长度、所用施工时间。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4.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下基层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15t以上

    29、自卸汽车运输,两台同型号、大功率的摊铺机摊铺作业,双层连续施工。1)材料要求2)准备下承层3)测量4)拌和5)运输、摊铺6)碾压7)摊铺和碾压现场设专人检验,修补缺陷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5.5.施工保证措施施工保证措施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6.6.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3)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认真听取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接受指导,做好各项工作。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7.7.人员配置人员配置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8.8.机械配备机械配备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9.9.安全及文明生产安全及文

    30、明生产(1)根据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制定与完善各分项工程、各工序安全施工细则,严禁违章操作、冒险蛮干。(2)由设备部组织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班子,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严禁机械设备带病施工。(3)做好仓库的防火、防盗措施,设置安全岗哨,配备灭火器材,对重点部位和火工产品等物资实行专人看护制度,防止被盗和火灾的发生,防止损害重点部位,发现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排除,并立即报告,确保生产安全进行。(4)电工应持证上岗,严禁私自在施工现场、办公室、宿舍区乱拉线和乱接电,防止由此而发生的火灾和由此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保证安全生产。案例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4)电工应持证上岗,严禁私自在施工现

    31、场、办公室、宿舍区乱拉线和乱接电,防止由此而发生的火灾和由此而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保证安全生产。(5)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风、防火的具体措施,以便出现上述灾害时能从容应对,保证安全生产。(6)实行定期检查制度,由安全员对本标段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项目经理部,以保证安全生产。(7)做好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项目经理部的主要人员要挂牌上岗。案例12贝克曼梁法测弯沉计算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为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cmAC-25+6cmAC-20+4cmAC-13,设计弯沉值为26(0.01mm)。用贝克曼梁法测路表

    32、弯沉,前5天的平均气温为30,实测路表温度、各测点的初读数及终读数等见案例表54。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的“T09512008”对案例表54的弯沉计算进行校核。贝克曼梁法测弯沉实验(点击播放)案例13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试验计算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为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cmAC25+6cmAC20+4cmAC13,设计弯沉值为26(0.01mm)。用贝克曼梁法测路表弯沉,前5天的平均气温为30,实测路表温度、各测点的初读数及终读数等见案例表54。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的“T09512008”对案例表

    33、54的弯沉计算进行校核。沥青路面现场渗水实验(点击播放)案例13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试验计算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测试路段为K1+000K2+000,随机选5点测渗水系数,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的“T09712008”对案例表55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摆式仪测摩擦系数计算实验(点击播放)案例14摆式仪测摩擦系数计算案例14摆式仪测摩擦系数计算案例15钻芯法测沥青面层压实度成果计算1.1.试验步骤及要点试验步骤及要点1)钻取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100。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2)

    34、测定试件密度(1)在水中用毛刷轻轻刷净黏附在所钻取试件表面的粉尘。如试件边角有松散颗粒,应仔细清除。(2)将试件晾干或用电风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3)按现行试验规程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密度。2.2.试验成果计算试验成果计算案例15钻芯法测沥青面层压实度成果计算1)钻取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100。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2)测定试件密度(1)在水中用毛刷轻轻刷净黏附在所钻取试件表面的粉尘。如试件边角有松散颗粒,应仔细清除。(2)将试件晾干或用电风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3)按现

    35、行试验规程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密度。(4)标准密度的确定,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E。2.2.试验成果计算试验成果计算案例15钻芯法测沥青面层压实度成果计算校核试件编号14的压实度,计算编号为5的试样的压实度并填入案例表57中。案例16弯沉评定某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弯沉检测结果(0.01mm,100个数据)为:24,18,18,16,24,22,16,16,26,22,14,18,16,14,22,18,14,22,18,22,16,14,18,20,14,24,12,20,18,24,12,16,18,18,12,20,16,18,12,22,12,1

    36、4,18,18,12,20,18,18,22,12,12,16,20,12,22,22,22,14,12,12,26,12,12,16,14,24,20,20,14,12,20,16,14,24,22,20,12,18,12,12,20,12,12,18,12,20,12,22,18,16,18,12,14,12,22,22,24,18,16,18,路面设计弯沉值为26.4(0.01mm)。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附录I对该段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弯沉进行质量评定(用Excel计算,见案例表58)。案例16弯沉评定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在指挥部、

    37、第工作站、第高驻办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经过我部各级人员的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我部于2013年7月18日成功进行了7cm厚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的铺筑。随后又组织所有参加试验段铺筑的工程技术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机械操作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确定了沥青下面层的施工方法及有关的技术参数,现将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试验段的施工情况总结如下。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1.1.试验段概况试验段概况项目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试验段施工桩号:K307+243K307+698右幅试验段施工日期:2013年7月18日试验

    38、段施工天气:阴,28,微风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2.2.试铺结果试铺结果从摊铺后的各项检测数据来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沥青面层施工细则的规定,经过试拌、试铺,证明施工方案可行,工艺合理。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3.3.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1)原材料情况所用原材料经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故以此原材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2)目标配合比AC-25C的目标配合比为1号料2号料3号料4号料矿粉=33%32%7%25%3%,最佳油石比为4.1%。目标配合比级配见案例表63,马歇尔技术指标见案例。3)生产配合比根据目

    39、标配合比确定的冷料比例进料,用实测得到间歇式拌和楼各热料仓筛分试验结果及级配范围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4.4.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1)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1)拌和设备。边宁霍夫5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楼一台,生产能力为360t/h,配备良好的二级除尘设备。(2)摊铺机。两台ABG423摊铺机成梯队摊铺。2)人员组成及分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了生产指挥系统、技术指导小组、检测机构。(1)生产指挥系统。生产指挥系统运行良好,人员分工明确,协调有效、沟通顺畅。(2)技术指导小组。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5.5.沥青混合料拌和

    40、沥青混合料拌和1)拌和楼的拌和方式根据生产配合比的设计结果,进行了油石比为4.1%的混合料试拌,试拌时的上料速度控制在350t/h左右,共拌料146盘,共计836.36t。在拌料前对计量装置进行了校核和检查,各种仪表装置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沥青的加热温度设定为1605,矿料的加热温度设定为1805,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在155165,每盘混合料的拌和周期设定为50s(干拌6s,湿拌30s)。混合料拌和的开始时间为9:10,拌和结束时间为12:08,共用时2小时58分钟,去除中间拌和暂停时间20min,平均拌和产量为318t/h。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2)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41、对试拌的混合料进行取样,分别进行了抽提试验(试验结果见案例表69)、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见案例表70)以及混合料试件残留稳定度试验,试拌结果总体较好。沥青混合料抽提级配曲线见案例图17。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3)试拌结论采用油石比4.1%进行试拌,经检测,混合料的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沥青集料称量准确,拌和时间适当,拌出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粗细集料分离和结块现象。确定的AC25C型生产配合比为1号仓2号仓3号仓4号仓5号仓矿粉=24.5%8%25.5%16%22%4%,最佳

    42、油石比为4.1%。1)混合料的运输2)混合料的摊铺3)混合料的碾压4)施工缝的处理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6.6.现场施工工艺现场施工工艺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7.7.试验段检测试验段检测本次试验段的质量检测机构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汇总如下。1)现场压实度及厚度检测本次检测共钻芯检测8点,其压实度及厚度见案例表71,压实度及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2)现场平整度检测施工结束后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对下面层平整度进行检测,平整度小于规范要求的1.2mm,详细结果见案例表72。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

    43、)3)现场松铺系数检测试验段按每10m一个断面进行松铺系数的检测,共检测160m16个断面,检测后计算松铺系数为1.22,详细检测见结果案例表73。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4)现场碾压温度检测碾压过程中对初压温度、复压温度、终压温度进行检测,三个阶段的温度均处于要求温度之内。现场碾压温度记录见案例表74。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5)拌和楼的记录数据通过拌和楼的记录数据可以分析各矿料比例,各矿料比例变化详见案例图18和案例图19。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通过分析拌和楼的

    44、油石比变化可以看出开始拌和和后段拌和的油石比波动较大,中间油石比较稳定,波动范围均在要求之内,具体见案例图20。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6)现场标高控制检测下面层施工结束后对现场施工的标高进行了检测,以验证采用的标高控制方式。标高及横坡度检测结果见案例表75。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7)现场检测结果汇总对现场检测情况进行了汇总,其质量检测汇总结果见案例表76。案例17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5C)8.8.试验段结论试验段结论1)施工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2)试验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3)对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的评价4)确定的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5)试铺结论

    45、案例18手工铺砂法测构造深度计算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测试路段为K2+000K3+000左幅两车道,在轮迹带上随机选五点测构造深度,案例表78中的灰色区域为已知数据,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的“T09611995”的规定对案例表78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手工铺砂法测构造深度实验(点击播放)案例19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规则口诀: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全零奇进偶舍。数值修约规则与四舍五入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五后全零奇进偶舍。数值修约规则的应用见案例表79。当修约间隔为0.5时,将0.52,修约间隔变为1,即将拟修约值乘以2后按整数修约,再除以2。例如,在案

    46、例表79中,拟修约值为3.75,修约间隔为0.5,3.752=7.5,7.5按整数修约得8,8再除以2得4.0,即3.75按0.5的间隔修约为4.0。当修约间隔为0.2时,将0.25,修约间隔变为1,即将拟修约值乘以5后按整数修约,再除以5。例如,在案例表79中,将拟修约值1.3,修约间隔为0.2,1.35=6.5,6.5按整数修约得6,6再除以5得1.2,即1.3按0.2的间隔修约为1.2。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1.1.直方图的绘制直方图的绘制1)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数量应不少于50。某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油石比的抽检结果列于案例表80中。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2)确定数据的极差(1

    47、)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本例中的最大值为4.30,最小值为3.72。(2)求极差。极差为4.30-3.72=0.58。3)确定组数与组距(1)确定组数。当数据的数量在50以下时,组数为57组;当数据的数量在50100时,组数为610组;当数据的数量在100250时,组数为712组;当数据的数量在250以上时,组数为1020组。本例中取组数为10。(2)确定组距。用极差除以组数,求出组距。本例中的组距为0.5810=0.058。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4)计算各组的组界值各组的组界值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值为最小值减去组距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值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第二组的下界值为

    48、第一组的上界值,第二组的下界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值,以此类推。为避免数据恰好落在组界上,组界值要比原数据精度高一位。第1组的下界值为3.72-0.0582=3.691,上界值为3.691+0.058=3.749,即第1组的组界值为3.6913.749。第2组的下界值为3.749,上界值为3.749+0.058=3.807,即第2组的组界值为3.7493.807,同理计算后面各组的组界值。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5)统计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制作频数分布表,见案例表81。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6)绘制直方图以组距为底长,以频数为高,作各组的矩形图。本例用Excel的分析工具画出直方图,

    49、如案例图21所示。案例20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2.2.直方图的应用直方图的应用1)估算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最佳油石比为4.0%,允许偏差为0.3%,即油石比容许上限TU=4.3%,油石比容许下限TL=3.7%。计算案例表80中抽检油石比的平均值=4.016%,标准差S=0.141%。试计算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P。解:(1)计算超容许上限的不合格率PU。查学习资料第三部分附录2,得=0.0220,即可能出现的超容许上限的不合格率PU=2.20%。(2)计算超容许下限的不合格率PL。查学习资料第三部分附录2,得=0.0125,即可能出现的超容许下限的不合格率PL=1.25%。(3)故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率P

    50、=PU+PL=3.45%。2)考察工序能力计算工序能力指数,并做出工序能力判断。根据表6-3的判断标准,判断得出本例的工序能力不足,要查找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进行改进。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F中F.0.3、F.0.4的要求,绘制油石比抽检结果的平均值、极差管理图,进行动态质量管理。(1)收集并整理数据。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每天抽检两次油石比,将油石比的抽检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共15d(样本组数为15);每组的样品数为2(n=2)。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F中F.0.3、F.0.4的要求,绘制油石


    注意事项

    本文(路面施工技术设计案例.ppt)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