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doc

    • 资源ID:1023859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doc

    1、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扬州大学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生姓名: 朱 雷 所在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及专业: 2010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9目 录摘要1关键词1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2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和意义2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3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4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学习策略4六、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5致谢8参考文献9【摘 要】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

    2、新的概念和领域,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互利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及整合观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及策略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探讨,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10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朱雷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

    4、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应用,建构一种信息化教育环境,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全面促进教与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当前的教育改革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诸如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与教学形态“一齐化”之间的矛盾;教学 内容 广泛性需求与学生活动空间有限性的矛盾;知识的抽象性与直接经验贫乏的矛盾:人的全面性发展与教学功能片面性的矛盾:教师能力需要动态提高与培训时效性之间的矛

    5、盾等,这些困难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突出障碍,而传统的手段和方式很难克服这些方面的困难。 信息技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许多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独到之处,比如:交互性、独立使用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正常、虚拟、模拟性、实时性、丰富性、动态记录性、快速传播性、零距离性、过程展现性等,针对学科教与学的许多方面,能够营造必要的教与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体现为1、知识的呈现方式由单一媒体变成多媒体 知识的呈现方式由过去的单纯的文字呈现变化成如今的文字、声音、图象等多渠道的呈现。这种通过情境创设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形式展现,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有趣的和有成就感的活动,极大地

    6、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的获取方式的单性变成网络化 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由过去单纯的书本变化为网络,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网络应用使教与学的过程综合化和体系化,便于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3、知识的掌握方式由局部刺激变成多元刺激实验结果表明,在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各感官系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通常视觉占83左右,听觉占11左右,其他占6左右,其中视觉对象不仅包括抽象的文字,更重要的是鲜活生动的画面,因此,很好地调动人类的五大感官系统,对于知识的掌握特别重要。信息技术在解决以上各种教育教学困难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教学

    7、内容 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的表达,利于学生认知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多种学习的需求,多样化的教学形态利于学生在接受、交流和自主学习中更好的发展 ;虚拟的学习环境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范围等。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8、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

    9、,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10、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1、课题整合是否还要开设信息技术课。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已被整合到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将没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存在了。其实就目前现阶段来看,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国信息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试想,学生不懂基本的基础知识、不会简单的实践操作,如何运用它?既然,我们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那么,我们必须掌握运用这种工具的方法。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不具有单一学科性,而是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实践和研究型课程的特点。 2、在教学观念认识上,人们往往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

    11、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结果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成了打字课、程序设计课或Internet培训课等。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3、“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观点目前得到部分教师认可且被采用,它导致一些老师通过一个课件或放一段录像就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过程的讲解,忽略了师生的双边活动。

    12、其实,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可以使课堂更形象、生动。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自主地进行学习。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学习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1、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从而达到学习信息技术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如Word文字处理的综合学习,一般采

    13、用让学生编小报、写介绍等方式进行,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整体审美能力,因此在安排整合的任务时,除了要考虑Word软件本身的功能及难易度外,还要考虑到语文、美术学习的进度,至少要在语文课、美术课给学生打下初步的识字、阅读、写作基础和审美基础之后,再安排这类综合任务。此种整合随着综合科目的开展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2、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除了要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外,还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21世纪,将现代科技、自然、人文、旅游、环境等问题,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传达给学生,并同时完成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学习任务。如讲解病毒知识时,应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将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

    14、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模块的知识自成体系,比如,图画处理和文字处理两个模块,如果仅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考虑,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分别独立地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但是从解决现实问题方面考虑,经常需要结合图像和文字两种信息载体来描述一个活动或制作一个作品,通过“剪贴板”综合使用多个软件,使表述更生动、清晰,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通常有三种学习策略:1、任务驱动学习。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

    15、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3、研究型学习。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习感

    16、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六、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

    17、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国内很多研究者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

    18、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1)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

    19、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2)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

    20、的角色。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3)范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

    21、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4)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5)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

    22、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随着课程整合理念的深入,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

    23、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是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致 谢】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

    24、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参考文献】1、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2、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4、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5、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 “,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九期6、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2000,(3) 7、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doc)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