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历七月初十秋意正浓,又是一年黄金时立秋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秋”这个字,意思就是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树叶会逐渐由绿变黄,然后悄然落下,因此有了“一叶知秋”这个成语。从汉字来理解,“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目录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凉01立秋气候特色02立秋节气风俗03立秋农事相关04立秋节气养生05立秋古诗词秋意正浓,又是一年黄金时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01立秋气候特色 立 秋 气 候 特 色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
2、少雨干燥气候过渡。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立 秋 气 候 特 色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1 1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2 2立 秋 气 候 特 色一候凉风至一候凉风至“一候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
3、,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二候白露生二候白露生“二候白露生”,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生,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三候寒蝉鸣三候寒蝉鸣“三候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02立秋节气风俗 立 秋 节 气 风 俗立秋节立秋节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
4、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秋社秋社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立 秋 节 气 风 俗秋秋田田娱娱乐乐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 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晒晒秋秋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 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
5、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立 秋 节 气 风 俗秋秋 忙忙 会会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秋收互助秋收互助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立 秋 节 气 风 俗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
6、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贴贴 秋秋 膘膘“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啃啃 秋秋“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躺躺 秋秋立 秋 节 气 风 俗洗秋澡洗秋澡立秋这天,还有洗秋澡习俗。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洗秋澡的目的是防止生秋痱子。因为立秋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盛夏的一些疾病如痱子
7、等还会存在。喝立秋水。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以免秋天腹泻、闹肚子。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就有立秋之时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一秋不犯痢疾。立 秋 节 气 风 俗1 1吃吃 秋秋 桃桃江浙一带,立秋这天,每人都要吃上一个桃子,把桃核留下来,等到除夕夜那天扔到火中烧为灰烬,象征着来年无灾无难。2 2吃吃“渣渣”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习俗,“渣”即用豆末和青菜做成,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03立秋农事相关 立 秋 农 事 相 关秋的含义,
8、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 秋 农 事 相 关1 1秋后还有一伏,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2 2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立 秋 农 事 相 关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男女
9、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畜禽管理要加强,要紧预防牛流感。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立立秋秋歌歌谣谣立 秋 农 事 相 关“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古人认为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同样,“立秋”的早晚也相当重要,“七月秋样样收,
10、六月秋样样丢”。“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由此可见,“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立立秋秋农农谚谚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04立秋节气养生 立 秋 节 气 养 生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
11、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立 秋 节 气 养 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立 秋 节 气 养 生精精神神调调养养:闷闷热热别别烦烦躁躁天天凉凉莫莫悲悲秋秋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也
12、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气。起居调养:早卧早起,初起居调养:早卧早起,初秋少吹空调防秋少吹空调防“阴暑阴暑”,薄衣御秋寒保暖不能忘薄衣御秋寒保暖不能忘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
13、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运运动动调调养养:锻锻炼炼有有节节制制练练功功养养肺肺气气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择不同的锻炼项目。立 秋 节 气 养 生p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p并意送至丹
14、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立 秋 节 气 养 生u酸 味 收 敛 肺 气,辛 味 发 散 泻 肺,秋 天 宜 收 不 宜 散,所 以 要 尽 量 少 吃 葱、姜 等 辛 味 之 品,适 当 多 食 酸 味 果 蔬。四、饮食调养:少辛增酸,宜食麻等柔润物以润其燥,禁寒饮四、饮食调养:少辛增酸,宜食麻等柔润物以润其燥,禁寒饮u秋 季 燥 气 当 令,易 伤 津 液,故 饮 食 应 以 滋 阴 润 肺 为 宜。更 有 主 张 入 秋宜 食 生 地 粥,以 滋 阴 润 燥 者。u总 之,秋 季 时 节,可 适 当 食 用 芝 麻、糯 米、粳 米、蜂 蜜、枇 杷、菠 萝、乳 品 等 柔 润 食 物,以 益 胃 生 津。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05立秋古诗词 立 秋 古 诗 词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立秋日曲江忆元九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白白 居居 易易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一叶秋一叶秋白居易白居易农历七月初十秋意正浓,又是一年黄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