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全部分类
  • 教学课件>
  • 医学资料>
  • 技术资料>
  • 学术论文>
  • 资格考试>
  • 建筑施工>
  • 实用文档>
  • 其他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沃文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冲刺题(打印).doc

    • 资源ID:1015458       资源大小:15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哲学》冲刺题(打印).doc

    1、2011甘肃省社会招考天水师院“追求卓越”培训班冲刺资料(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模考题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4.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论B不可知论C诡辩论D二元论 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

    2、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6.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7.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8.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

    3、义、辩证唯物主义 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 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 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局部关系B一般与个别关系 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关系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

    4、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14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了否证1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为人民服务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我猜测 1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 A看得见、摸

    5、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18.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 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2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这两种观点 (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

    6、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2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3.空间是指 (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顺序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位置 24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25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7、 D劳动 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28意识是 ( ) A 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 29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 A它的存在性 B它的物质性 C它的可知性 D它的矛盾性 30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

    8、观点是( ) A形而上学唯物论 B辩证唯物论 C折衷主义 D二元论 31事物的规律是 ( )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 C现象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2客观规律和人的关系是 ( )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3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现实世界是在( ) A以自然界为前提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 B人的能动作用下生成和发展的 C人的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 D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生成和发展的 34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人化自然有属人的性质,自在自然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属人的性质 B自在自然是既成不变

    9、的,人化自然是随着人的实践而变化的 C人化自然经过人的实践改造,自在自然则没有经过人的实践改造 D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在人的实践中向人化自然转化35.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 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3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37.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造成草原植被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

    10、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 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B 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C 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D 只看到物与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3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是 ( )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3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4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1、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4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42.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4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44.系统论的最基本原则是 ( )A整体性 B区别性C最优化 D合理化45.“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

    12、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46从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 ( )A是不确定的B是确定不变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是不可捉摸的47矛盾的含义是 ( )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 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 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48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49我们国家依据唯物辩证

    13、法关于内因和外因互相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是 ( ) 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 B既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 C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 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50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B相互离异、相互排斥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D相互吸引、相互贯通5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52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 )A矛盾 B普遍矛盾 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的又统

    14、一又斗争53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 A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54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内外关系 C因果关系 D等同关系5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56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57

    15、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客观力量的推动 C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58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 )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59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60事物发展中合符规律的、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称之为 (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61本质是指 ( ) A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

    16、构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事物真象和假象的统一D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 62假象是指 ( ) A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63认识的客体是指( ) A客观物质世界 B客观事物 C客观自然界 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6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65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7、D人们的精神活动 6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67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 ) A只要参加实践 B只要刻苦读书 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 D依靠灵感和机遇 68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6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

    18、关系 70“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论来源于实践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71理性认知的特点是( )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72感性认知的特点是( )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73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 )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程 C完全自发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74强调理性认知依赖于感性认知,这是( ) A认识论的辩证法

    19、B认识论的唯物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75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具有相对性,就会( ) A陷入诡辩论 B导致怀疑主义 C防止相对主义 D防止绝对主义 76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7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78“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种观点是(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7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20、 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 80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两者互为因果 C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8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机械论 82真理的内容是( ) A以个人的意志去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 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83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 A多数人的意志 B先进思想 C社会实践 D逻辑推理 8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 A它是对人类

    21、有用的活动 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D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85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 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86解放思想,就是要( ) 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87评价是( ) A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 B一种以反映认识对象的价值为目的的认识活动 C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 D一种以反映认识对象的属性和规律为目的的认识活动 88人类最终从动

    22、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特征或标志是( ) A直立行走 B抽象思维 C制造劳动工具 D语言的产生 89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劳动发展史 C政治制度演变史 D宗教信仰变迁史90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 )A自然界 B科学发明 C物种进化 D劳动9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精神的 C实践的 D绝对精神的 9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是( ) A形而上学的 B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的 D实践唯物主义的 9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

    23、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94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不是别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9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 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 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96“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说( ) A自然资源的差异性有利于社会发展 B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不利于社会发展 C自然资源富饶有利于社会发展 D自然资源富饶不利于社会发展 97

    24、人类全部生产的基础是( )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B人类自身的生产 C精神生产 D一切生产活动 98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表现为双重的关系,它们是( )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B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 C感性和理性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知和评价的关系 99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100生产资料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一切劳动产品 101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

    25、的经济关系 10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 )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103生产力是指( ) 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 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 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 D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104生产资料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一切劳动产品 105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阶级压迫的工具 106社会意识是( )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

    26、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10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 )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B它有相对独立性 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0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09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 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 110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

    27、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中( ) A只有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 C两种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D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111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这三大形态是( ) 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C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D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11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依赖性社会、物的依

    28、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1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15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 ) 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程 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这一飞跃过程 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29、过程 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116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变化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117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C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11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

    30、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份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119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 A经济基础 B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 D意识形态120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 ) A只存在于封建社会 B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C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 D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12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12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

    31、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12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2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 ) A社会革命是历史火车头的原理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125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 C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 D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126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 A原始氏族之间战争和相互掠夺的结果 B公社内

    32、部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D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127作为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阶级斗争,是指 ( ) 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B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C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D只是经济领域内的阶级斗争128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 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自然科学家的科学实验活动 C社会科学家的社会调查活动 D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活动129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C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130社

    33、会进步是指( ) A社会运动的前进的、上升的历史趋势 B改朝换代 C物质文明 D精神文明131人的本质是( ) A人的自由 B人的理想 C趋利避害 D一切社会关系总和132人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由的属性 D意识特性133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的( ) A天赋优劣 B家庭出身 C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D个人意志13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 A永恒不变的 B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135人在价值关系中(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

    34、客体136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 )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C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D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137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 ( ) A阶级斗争B生产斗争C科学实践D社会基本矛盾138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139社会进步是( ) A指精神文明的进步 B仅指物质文明的进步 C仅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既指物质文明的进步,又指精神文明的进步140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 ) A惟一标准 B最高标准 C普遍标准 D特殊标准二、多选题 1.哲学

    35、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E吾心即宇宙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从内容上看它是()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内容,各门具体科学是形式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具体科学只是相对真理 5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冲刺题(打印).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