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二、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四、岩溶的防治措施岩溶岩溶指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和崩塌为辅的地质营力 的综合作用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的统称,又称 喀斯特(karst)。岩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碳酸盐类岩石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岩溶发育在漓江两岸如诗如画的风景岩溶的形态特征 溶沟岩溶的形态特征 溶沟和石芽岩溶的形态特征 石芽岩溶的形态特征 石林岩溶的形态特征 漏斗岩溶的形态特征 落水洞岩溶的形态特征 溶蚀洼地岩溶的形态特征 溶洞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该溶洞有上、中、下三层,每层相互连通。上洞、中洞属同一水平溶洞系统,都很开阔,可容数百
2、人;下洞中发育有近 100m 的地下河,沿地下河行舟可以直通地面。岩溶的形态特征 暗河可溶性岩石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二、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岩溶的形成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取决于其成分和结构。岩石的成分:根据岩石的组成成分,分为: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硫酸盐类岩石(包括石膏、硬石膏和芒硝)卤素盐类岩石(包括岩盐和钾盐)。其溶解度以卤素盐类最高,碳酸盐类最低。但是在自然界中,卤素盐类和硫酸盐类岩石不常 见,远不如碳酸盐类岩石分布普遍。分布最广的石灰岩在含 CO2 的水溶液中,将发生以下的溶蚀作用生成碳酸。CO2 H2 O H2 CO3碳酸会对石灰岩发生
3、作用产生易溶的重碳酸钙。重碳酸钙常呈 Ca 和 HCO3 离子形式溶解于水 中,并随水而流失。其中也可产生逆反应形成 CaCO3。H2CO3 CaCO3 Ca(HCO3)2正反应的速度取决于 CO2 的浓度,逆反应的速度取决于 Ca 的浓度。_(2)岩石的透水性提供了水和可溶性岩石广泛接触的可能性,使溶蚀不仅发生在岩石表面,还向深部发展。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裂隙和孔隙度。其中,裂隙比孔隙更为重要。在各种裂隙中,层间裂隙 和其他构造裂隙对岩溶的发育最密切,是水流渗 入可溶性岩体内部的最主要的通道。较厚而坚硬的岩石,构造裂隙虽稀疏,但比较开阔,透水性强,能生成较大的溶蚀孔洞。较软弱的岩石,如泥灰岩裂
4、隙虽然较密,但多是封闭状态,透水性弱,所以岩溶不发育。(3)水的溶蚀能力水的溶蚀能力主要取决于侵蚀性 CO2 的含 量。含量愈高,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解度也愈益 增高。CO2在空气中,在土壤上层由生物地球化 学作用生成。随深度增加,形成 CO2 的作用逐 渐消失,在与可溶性岩石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具有侵蚀性的 CO2逐渐减少,矿化程度逐渐增 加,地下水的溶蚀能力也逐渐下降。影响地下水流动的因素:如果水在静止状 态,随着侵蚀性 CO2 的不断消耗,不能对可溶 性岩石充分溶蚀,必须不断循环流通,补充新 鲜的侵蚀性 CO2,才能不断地进行溶蚀作用。(4)水的流动性土洞因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流入地下土体内,将颗
5、粒间可溶成分溶滤,带走细小颗粒,使 土体被掏空成洞穴而形成。这种地质作用的过 程称为潜蚀。当土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上部 土层发生塌陷,破坏地表原来形态,危害建(构)筑物安全和使用。土洞与潜蚀(一)土洞的形成条件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潜蚀是指地下水 流在土体中进行溶蚀和冲刷的作用。机械潜蚀:如果土体内不含有可溶成分,则地下水流 仅将细小颗粒从大颗粒间的孔隙中带走,这种现象我们 称之为机械潜蚀。其实机械潜蚀也是冲刷作用之一,也 称内部冲刷。溶滤潜蚀:如果土体内含有可溶成分,地下水流先将 土中可溶成分溶解,而后将细小颗粒从大颗粒间的孔隙 中带走,因而这种具有溶滤作用的潜蚀称之为溶滤潜蚀。溶
6、滤潜蚀主要是因溶解土中可溶物而使土中颗粒间的 联结性减弱和破坏,从而使颗粒分离和散开,为机械潜 蚀创造条件。例如黄土,含碳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的 砂质土和粘质土等。(二)土洞的类型土洞可分为由地表水下渗发生机械潜蚀作用形成的 土洞和岩溶水流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1 由地表水下渗发生机械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主要形成因素有三点:(1)土层的性质:土层的性质是造成土洞发育的 根据。最易发育成土洞的土层性质和条件是含碎石的 亚砂土层内。(2)土层底部必须有排泄水流和土粒的良好通道(3)地表水流能直接渗人士层中:地表水渗人士 层内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土中孔隙渗入;第二种是沿土中的裂隙渗入;第三种是沿一些
7、洞穴或管道流入。这类土洞与岩溶水有水力联系的,它分布于岩溶地区基岩面与上复的土层(一般是饱水的松软土层)接触处。这类土洞的生成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基岩面与上复土层接触处分布有一层饱水程度较高的软塑至半流动 状态的软土层,当地下水在岩溶的基岩表面附近活动 时,水位的升降可使软土层软化,地下水的流动能在 土层中产生潜蚀和冲刷可将软土层的土粒带走,于是 在基岩表面处被冲刷成洞穴,这就是土洞形成过程。2 由岩溶水流潜蚀作用形成土洞(1)基岩面上复土层性质:软土或高含水量的稀泥则基岩面上容易被水流潜蚀和冲刷。(2)地下水的活动强度。(3)基岩面附近岩溶和裂隙发育程度。本类土洞发育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三、岩溶与
8、土洞的工程地质问题1 溶蚀岩石的强度大为降低。岩石遭受溶蚀可使 岩石有孔洞、结构松散,从而降低岩石强度和增大透 水性能。2 造成基岩面不均匀起伏。这就造成了地基的不 均匀性。3 漏斗对地面稳定性的影响。4 溶洞和土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溶洞和土洞地基稳 定性必须考虑如下三个问题:(1)溶洞和土洞分布密度和发育情况。(2)溶洞或土洞的埋深对地基稳定性影响。如若 H1.5b,同时岩石比较完整、裂隙较少,岩石 也较坚硬,则该溶洞顶板作为一般地基是安全的。如若 H 3b,岩石裂隙较多,岩石较为破碎,则溶洞 的埋深是安全的。(3)抽水对土洞和溶洞顶板稳定的影响四、岩溶的防治措施隧道拱顶溶洞回填1 挖填回填溶洞2 跨盖采用梁式基础或拱形结构跨越溶洞、沟槽等,或用刚性大的平板基础覆盖沟槽、溶洞。隧道边墙下溶洞处理3 灌注对于埋深大,体积也大的溶洞,可通过钻孔向洞内灌入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以堵塞洞穴。4 排导在查明水的来源情况、实地的地形、生产条件和场地情况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排导方法,使水流改道疏干建筑地段;对洞穴或裂隙涌水可 用粘土、浆砌片石或其它止水材料堵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