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气 3-8 章.ppt
《工厂电气 3-8 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电气 3-8 章.ppt(14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第八章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PLC初始是针对工业顺序控制发展而研制的。经过近40年的发展,PLC技术发展水平已大大超过其出现时的技术水平,其定位在低成本自动化项目和作为大型DCS或FCS系统的I/O站。现在PLC的应用已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几乎涉及到工业界所有领域的中、大型设备的自动控制中,形成了满足各种需要的PLC应用系统。本章主要论述内容为: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的基本方法、PLC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步骤、PLC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根据控制对象的控制要求编制用户程序的设计技巧等。目的是使读者通过本章学习,掌握PLC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PLC
2、控制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PLC模块可扩性、软件编程灵活性、PLC的高抗干扰性,合理选用PLC,正确布局、布线,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和系统性能价格比。第一节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是人们根据客观条件以最佳方式实现具体目标的思维过程及其书面表达。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PLC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是属于工程类设计,其目的是将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实现;或者,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工程类设计可划分为:1、产品设计;2、部件设计;3、布线设计;4、网络规划设计;5、试验优化设计;6、控制系统设计;7、管理系统设计;8、监测系统与综合系统设计等。PLCPLC控制系统设计是电气控制工程设计的一种。控制系统设计
3、是电气控制工程设计的一种。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基本相同。承接项目和项目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基本相同。承接项目和项目设计过程主要由以下工作程序完成:设计过程主要由以下工作程序完成:思想和技术准备思想和技术准备承接和讨论项目承接和讨论项目深入研究深入研究和讨论操作流程及使用工艺和讨论操作流程及使用工艺制定技术指标制定技术指标整体整体和分块剖析和分块剖析拟定实施方案拟定实施方案划分分块目标内容划分分块目标内容确定分块接口技术要求确定分块接口技术要求深入实际调研,查阅文献深入实际调研,查阅文献和网络资料和网络资料方案比较及抉择方案比较及抉择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技术经技术经济分析济分析试验研究或试验优化设计
4、试验研究或试验优化设计硬件电路及软硬件电路及软件程序设计件程序设计工程或工艺设计工程或工艺设计软件模拟试验软件模拟试验系系统软硬件调试,修改,调试统软硬件调试,修改,调试现场调试现场调试交接项目。交接项目。一、PLC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 PLC控制系统设计是针对现场(工业)进行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在承接项目前要做好思想和技术准备。针对项目要求,一定要保证系统经济、合理;工作安全、可靠、稳定、耐用;操作、维护及维修方便。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查阅文献及网络资料,查找最新的技术及应用资料。充分利用工具软件、集成软件、系统仿真、软件仿真及硬件仿真技术。最大程度发挥硬件资源的作用,同时必须考虑系统小范围
5、的更改和扩展需求。二、二、PLCPLC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步骤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步骤 PLCPLC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领域。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领域。对PLCPLC控制系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必须符合电气控制设计的规范,其次还应充分统的设计首先必须符合电气控制设计的规范,其次还应充分考虑考虑PLCPLC的特殊性。在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充分发挥的特殊性。在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充分发挥PLCPLC的软、硬件功能,使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加优越。的软、硬件功能,使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更加优越。(一一)PLC)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一般电气控制装
6、置(系统)设计分成三个阶段:一般电气控制装置(系统)设计分成三个阶段:初步设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产品(系统)设计。计、技术设计和产品(系统)设计。1 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研究系统和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技术指标;初步设计是研究系统和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技术指标;工作环境;操作流程;工艺过程与使用要求。拟定最佳控制工作环境;操作流程;工艺过程与使用要求。拟定最佳控制方案,寻找技术设计的依据。初步设计可由机械设计人员和方案,寻找技术设计的依据。初步设计可由机械设计人员和电气设计人员共同提出,也可由机械设计人员提供机械结构电气设计人员共同提出,也可由机械设计人员提供机械结构资料、传动参数
7、、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要求,由电气设计人资料、传动参数、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要求,由电气设计人员完成初步设计。员完成初步设计。(1)初步设计所需确定的相关内容1)设备(系统)名称、用途、工艺过程、技术性能、传动参数及现场工作条件。2)供电电网种类:电压等级、频率和容量。3)对电气控制的特殊要求(如控制方式、自动化程度、工作循环组成、电气保护等)。4)系统分辨率、控制精度、超调量、以及控制对象特性和执行机构选择。5)有关操作过程及显示要求。6)投资费用、研制工作量和周期估算。(2)PLC(2)PLC作为装置控制器的主要特点作为装置控制器的主要特点1)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机电一体化及信
8、息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机电一体化及信息控制一体化。控制一体化。2)2)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短,调试方便。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短,调试方便。3)3)模块组合灵活、柔性大,设计者可根据系统控制要求和模块组合灵活、柔性大,设计者可根据系统控制要求和技术指标,合理地选用相应档次的技术指标,合理地选用相应档次的PLCPLC,配制相应的扩展模块,配制相应的扩展模块,并可根据系统发展需要进行功能扩充。并可根据系统发展需要进行功能扩充。4)4)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在线维护,缩短维修时间。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在线维护,缩短维修时间。5)5)丰富的指令系统便于系统在硬件尽可能少改动情况下,丰富的指
9、令系统便于系统在硬件尽可能少改动情况下,改变生产工艺。改变生产工艺。6 6)便于网络联接,便于组成)便于网络联接,便于组成DCSDCS或或FCSFCS系统。系统。如果系统技术指标对上述几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时,可优先如果系统技术指标对上述几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时,可优先考虑采用考虑采用PLCPLC作为系统的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控制器。2、技术设计 (1)技术设计需完成下述内容1)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环节作必要的试验;写出试验报告。例如PLC编程中的某些特殊要求,新型传感器的测试结果等。2)绘制电气控制的电气原理图(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I/O接口)。3)编写系统参数计算书。4)选择整个系统的电气元件
10、,提出专用元器件的技术指标,编写元件明细表。5)设计电气箱、控制面板等电气系统结构件及总装接线图。6)编写PLC内部元件分配表,编写软件流程图、梯形图或助记符程序。7)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介绍系统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运行、操作、维护说明书。(2)PLC控制部分设计步骤说明 1)确定受控对象与PLC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关系。2)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估计用户程序的容量、数据区容量、定时器、计数器数量及采用的内部元件。3)3)选择选择PLCPLC机型和模块配置的主要依据是上述机型和模块配置的主要依据是上述1)1)、2)2)条款中涉及到的硬件要求,同时从控制功能和数条款中涉及到的硬件要求,
11、同时从控制功能和数据处理要求方面考虑据处理要求方面考虑PLCPLC指令系统的功能。指令系统的功能。4)4)根据选用的根据选用的PLCPLC及给定的元件地址范围及给定的元件地址范围(如输如输入、输出、计数器、定时器、数据区等入、输出、计数器、定时器、数据区等),对每个使,对每个使用元件赋予相应名称和地址,以避免编程过程中重用元件赋予相应名称和地址,以避免编程过程中重复使用而出错。复使用而出错。5)5)根据受控对象的控制及有关动作转换逻辑,根据受控对象的控制及有关动作转换逻辑,绘制绘制PLCPLC的控制流程图。的控制流程图。6)6)由控制流程图编出相应控制功能的由控制流程图编出相应控制功能的PLC
12、PLC用户程用户程序序(梯形图、状态图或助记符梯形图、状态图或助记符)。7)7)将编写的用户程序输人将编写的用户程序输人PLCPLC,程序输入有两种,程序输入有两种方式:方式:用简易编程器键人助记符程序;用简易编程器键人助记符程序;用图形用图形编程器或计算机等专用设备输入程序,编程器或计算机等专用设备输入程序,经串行通讯经串行通讯口写入口写入PLCPLC的用户程序内存中。的用户程序内存中。8)8)在空载情况下,输入与实际负载工作相似的模在空载情况下,输入与实际负载工作相似的模拟信号,观察拟信号,观察PLCPLC运行时输出指示及模拟负载响应情运行时输出指示及模拟负载响应情况,采用分段调试程序方法
13、况,采用分段调试程序方法(插人插人ENDEND指令指令),逐步调,逐步调试、修改、完善程序,直至程序符合系统控制要求为试、修改、完善程序,直至程序符合系统控制要求为止。止。9)9)将控制系统与受控负载相连,经局部调试后再将控制系统与受控负载相连,经局部调试后再作系统总调,逐步修改、完善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作系统总调,逐步修改、完善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直到系统工作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直到系统工作符合技术指标要求。3 3、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系统)设计 产品(系统)设计是根据技术设计中的系统电路产品(系统)设计是根据技术设计中的系统电路图,柜、台、箱的布局图和元器件明细表转化设计成图,柜、台
14、、箱的布局图和元器件明细表转化设计成供生产用的总装配图,部件、组件、单元装配图、接供生产用的总装配图,部件、组件、单元装配图、接线图、布线图及有关结构设计图纸等。其详细参考第线图、布线图及有关结构设计图纸等。其详细参考第九章内容,这里不再赘述。九章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图8-1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流程图(续上表续上表)三、三、PLCPLC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一一)电源电源PLCPLC电源通常采用交流电源通常采用交流llOVllOV、220V220V和直流和直流24V24V,使用时务,使用时务必注意电源类型和幅值,若使用不当,会直接损坏必注意电源类型和幅值,若使用不当,会直接损坏PLCP
15、LC的电的电源模块。一般电气控制设备都具有电源接通控制和急停控制源模块。一般电气控制设备都具有电源接通控制和急停控制功能。从系统可靠性考虑,当处理紧急停止时,尽管功能。从系统可靠性考虑,当处理紧急停止时,尽管PLCPLC都都能由程序控制输出点断开来切断负载,但能由程序控制输出点断开来切断负载,但PLCPLC的输出电路应的输出电路应在在PLCPLC外部切断控制。其电源控制线路可参考图外部切断控制。其电源控制线路可参考图8-28-2。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没有内部短路保护功能,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没有内部短路保护功能,因此,为防止由于负载短路等原因而烧坏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因此,为防止由
16、于负载短路等原因而烧坏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点,输出回路必须加熔断器作短路保护,熔断器类型应输出点,输出回路必须加熔断器作短路保护,熔断器类型应根据输出元件选用。例如,输出为继电器元件,熔断器可选根据输出元件选用。例如,输出为继电器元件,熔断器可选用普通熔断器;输出为晶体管或晶闸管元件,则必须选用快用普通熔断器;输出为晶体管或晶闸管元件,则必须选用快速熔断器。速熔断器。目前市场上许多型号的目前市场上许多型号的PLCPLC内部都提供内部都提供DC24VDC24V电源,该电源,该电源的容量较小,其输出电流一般在几百毫安以内。内部电源的容量较小,其输出电流一般在几百毫安以内。内部电源主要是用于集电极开
17、路电源主要是用于集电极开路(OC(OC门门)传感器的电源,如前面传感器的电源,如前面章节所述。实际使用时必须考虑电源容量,对传感器等负章节所述。实际使用时必须考虑电源容量,对传感器等负载而言,载而言,PLCPLC内部内部DC24VDC24V电源对外提供的容量随扩展元件数电源对外提供的容量随扩展元件数增加而减小,增加而减小,DC24VDC24V内部电源一般不允许与其它内部电源一般不允许与其它DC24VDC24V电源电源并接,使用时应加以注意。并接,使用时应加以注意。图8-2 电源控制线路(二二)输入端连接:输入端连接:连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连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1)输入回路是否需要外
18、接电源输入回路是否需要外接电源?2)2)要接什么类型电源要接什么类型电源(交流直流交流直流)?)?3)3)电源的幅值多少、频率多少,极性要求如何电源的幅值多少、频率多少,极性要求如何?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在选型时可选择无电压汇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在选型时可选择无电压汇流形式,这种输入电路使用时较为方便。实际应用流形式,这种输入电路使用时较为方便。实际应用中,许多传感器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方式来匹配接中,许多传感器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方式来匹配接口电平,使用这类传感器时必须在其集电极上加驱口电平,使用这类传感器时必须在其集电极上加驱动电源。动电源。PLCPLC产品在设计时已考虑到这种应用形式,产品在设计
19、时已考虑到这种应用形式,因而在因而在PLCPLC内部增加了可向外部传感器供电的电源内部增加了可向外部传感器供电的电源(如西门子(如西门子S7-200 PLCS7-200 PLC可提供电流值如表可提供电流值如表(6(62 2所所示示)。a)无电压汇流 b)交直流汇流 c)交流汇流图8-3 PLC输入回路(三三)输入点数统计输入点数统计系统设计中所需输入点数,一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统计系统设计中所需输入点数,一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统计输入到输入到PLCPLC的信号个数作为的信号个数作为PLCPLC输入点需求量,然而实际应用输入点需求量,然而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系统成本,尽可能减少输人点数。因为有些信号中
20、必须考虑系统成本,尽可能减少输人点数。因为有些信号的出现是限制在系统工作某个特定条件下的出现是限制在系统工作某个特定条件下(例如手动状态下例如手动状态下的指令信号不会出现在自动工作状态的指令信号不会出现在自动工作状态)。因此,我们在系统。因此,我们在系统硬件设计时,可根据系统控制的不同工作状态,将信号划分硬件设计时,可根据系统控制的不同工作状态,将信号划分到相应的程序模块中,在保证输入信号正确可靠的前提下,到相应的程序模块中,在保证输入信号正确可靠的前提下,合理地将多个信号共用一个输入通道。例如系统中有两个分合理地将多个信号共用一个输入通道。例如系统中有两个分属不同程序块的输入信号,其基本实施
21、的构思如图属不同程序块的输入信号,其基本实施的构思如图8-48-4所示。所示。图8-4 软件流程图及硬件图 如果系统中信号不能保证出现在相应程序块运行阶段,简单地套用上述方法,系统会因输入信号混淆而出错。因此,较为严谨的方法是采用信号选通控制方式,这样就可避免共用通道信号间的相互干扰而误动作,线路原理如图8-5示。当需采集K1、K2、K3信号时,程序将Y1置“1”,KA线圈得电,输人端的COMl与COM联接,选通K类信号,同时COM2与COM断开,SQ类信号无法输人。反之Y1为“0”,COM2与COM连接,COMl与COM断开,输人选通SQ类信号。图图8-5 8-5 输入电路选通输入电路选通(
22、四四)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连接各种元件的输出原理图如图各种元件的输出原理图如图8-68-6所示,联接输出所示,联接输出时应引起注意的是:时应引起注意的是:1 1)负载电源类型)负载电源类型(交直流任意或指定其中一种交直流任意或指定其中一种)。2 2)负载电源的幅值和极性要求。)负载电源的幅值和极性要求。3 3)负载容量和性质。)负载容量和性质。PLCPLC输出端对电源有具体要求,必须按照要求选输出端对电源有具体要求,必须按照要求选用。例如选用晶闸管元件作输出模块,电源误用直流,用。例如选用晶闸管元件作输出模块,电源误用直流,那么输出晶闸管一经能触发,该管子将无法关断。另那么输出晶闸管一经能触发,该
23、管子将无法关断。另外,还要根据输出负载的性质,考虑采取相应保护电外,还要根据输出负载的性质,考虑采取相应保护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如图路。输出保护电路如图8-78-7示,因为当感性负载中的示,因为当感性负载中的电流突然中止时电流突然中止时(输出由输出由ONON到到OFF)OFF),就会产生一个很,就会产生一个很高的尖峰电压,若不抑制该尖峰电压,就可能损坏输高的尖峰电压,若不抑制该尖峰电压,就可能损坏输出模块。出模块。a)继电器输出 b)晶闸管输出 c)晶体管输出图8-6 PLC输出电路图8-7 输出保护电路(五五)输出点统计输出点统计PLCPLC的输出点具有一定的带载能力。在输出元件负载容量的输出
24、点具有一定的带载能力。在输出元件负载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驱动负载。若负载需多付触点或输出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驱动负载。若负载需多付触点或输出点驱动容量不够的情况下,通常由点驱动容量不够的情况下,通常由PLCPLC输出点驱动接触器线圈输出点驱动接触器线圈或其他执行元件(如中间继电器等),由接触器或其他执行或其他执行元件(如中间继电器等),由接触器或其他执行元件再去驱动负载。一般情况下,元件再去驱动负载。一般情况下,PLCPLC控制几个负载控制几个负载(不同时不同时通断通断),就需几个输出点。若考虑系统今后功能扩展,可增加,就需几个输出点。若考虑系统今后功能扩展,可增加一定余量(一定余量(20
25、20)的输出点作备用。)的输出点作备用。(六六)用户程序内存占用量估算用户程序内存占用量估算用户应用程序存放的内存必须具有系统掉电保持功能用户应用程序存放的内存必须具有系统掉电保持功能(即即系统掉电后仍能保持内存内容不变系统掉电后仍能保持内存内容不变)。常用的内存有。常用的内存有EPROMEPROM、EEPROMEEPROM、和带锂电池供电的、和带锂电池供电的RAMRAM。一些微型和小型。一些微型和小型PLCPLC的存储的存储容量一般是固定的容量一般是固定的(不可扩充不可扩充),介于,介于1K1K和几和几K K之间(近几年产之间(近几年产品其容量较大,最大品其容量较大,最大32KB3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厂电气 3-8 工厂 电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