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课题研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课题研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专项 分享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装配式建筑政策背景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装配式建筑实践案例 一、 装配式建筑政策背景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 代木结构建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 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2、30% 住建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建科【2017】77号)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15%以上,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 个以上装配 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 国标(体系认定标准: GBT51129-2017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1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 围护墙 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 采用全装修; 4 装配率 不低于50(不低于50分)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
3、7】17号) 到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5%以上,襄阳、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 和神龙架林区达到15%以上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武政规【2017】8号) 到2017年底,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2018年2020年,上述比例力争逐年递增10%。2020年底,力争行健装 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 一、 装配式建筑政策背景 本办法所指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主要包括 装配式混凝土
4、建筑、装配式钢结构、装配饰木结构建筑。明确责任部门针对 装配式建筑所需工作职责,建设管理及监督管理内容。 第六条 住房保障房管管理部门应依据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装配式建筑认定文件和相关政策规定,落实装配式 建筑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和预售许可优惠政策。 第七条 国土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土地划拨决定书或土地出让 合同中,应当明确装配式建造要求,并载明主要技术指标,装配率不得低 于50。 第八条 国土规划管理部门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设 计方案楼层平面图建设外墙装配式部门的范围,落实外墙装配式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 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
5、积率核 算政策,并在规划法案批准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注明为“装配式建筑”。 湖北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试行) 主要内容为:1.总则;2.基本规定;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4.装配式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5.装配式建筑施工安 全控制要点。 市城建委关于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 文件技术审查 的通知(武城建规【2017】5号) 明确装配式建筑按照施工图设计 文件技术审查 ,设计单 位应该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批准意见书钟规 定的装配式建筑主 要指标进行设计,图审机构应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施工图设计 文件技术审查 要点、规划部门批准文件(主要为规划条
6、件、土地划拨决 定书或者土地出让合同、外墙装配式部分建筑面积等)对施工图进行审查,装配式设计变 更需取得市、区施工许可审批部门批准,通过施工 图审查 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文件技术审查 信息需报市、区建管部门。 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武城建规【2018】2号) 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增加技术创新奖励,试行细则主要区别在于BIM的应用(湖北省装配率计算标准新增项)纳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计算。 地区序号政策要求 武汉1到2020年底,力争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 2自2019年1月1日起,武汉市各城区房建建筑(建筑面积在5000
7、以下的民用建筑以及建设项目的附属设施除外)在土地供应时应 当明确按照装配方式进行建造。 宜昌32020年底,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 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 4自2019年1月1日起,宜昌市各县市区房建建筑(建筑面积在5000以下的民用建筑以及建设项目的附属设施除外)在土地供应时应 当明确按照装配方式进行建造。 一、 装配式建筑政策背景 l 政策解读:武汉市、宜昌市均明确该地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年度目标,未明确具体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 l 政策奖励:包括容积率奖励、预售条件奖励、监管资金奖励三部分。 1、容积率奖
8、励 外墙装配式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 注意报规时 按装配式建筑报规,以获得面积奖励。 2、预售条件奖励: 武汉:小高层及以上建筑结构主体施工达到总层数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办理预售证。 宜昌: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可申领预售许可证。 3、预售资金监管比例: 武汉:按照装配式建造方式开发建设的商品房项目,其预售资金监管比例按照15%执行。 宜昌:按装配式建造方式开发建设的商品房项目,其预售资金重点监管比例按10%执行。 注:武汉新都会项目规划出让条件明确按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通知执行(2018年20
9、20年,上述比例力争逐年递增10%。2020年 底,力争行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最终图审 时全项目两栋高层中有一栋需按装配式建筑实施 指标项指标要求指标分 值 最低分 值 主体结构 (50分)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 向构件 35%比例80%2030* 20 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水 平构件 60%比例80%520* 围护墙 和内隔 墙 (20分) 非承重围护墙 非砌筑比例80%5 10 围护墙 与保温、隔热、装修一体化 (围护墙 与保温、隔热一体化) 50%比例80% (50%比例80%) 25* (1.4 3.5*) 内隔墙非砌筑比例50%5
10、 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 (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 50%比例80% (50%比例80%) 25* (1.4 3.5*) 装修和设备 管 线 (30分) 全装修-66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比例70%6- 集成厨房70%比例90%36* 集成卫生间70%比例90%36* 管线分离50%比例70%46* 创新项 (8分) 工程承包方式工程总承包-2- 信息化管理 (含BIM技术) 设计阶 段-2 施工阶段-1 运营阶 段-1 应用新型模板检测比例50%2- 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二、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l 装配式建筑的定 义 根据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规定,装配式建筑需
11、同时满足下列规定: 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2、围护墙 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3、采用全装修; 4、装配率不低于 50% l 基本规定 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计算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 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 3、单体建筑的层数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 组成建筑组团作为计算单元; 4、当采用未包含在本计算细则规定范围内的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时,可采取专家 论证的方式确定应用比例、计算方式及分值。 l 国标VS武汉标(
12、右表标红处为 武汉市试行细则较 国标不同处) 1、围护墙 与保温、隔热一体化进一步细分,指标分值区间范围相比国标缩小 2、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进一步细分,指标分值区间范围相比国标缩小 3、新增创新项得分 1、非砌筑类型墙体:包括采用各种中大型板材、幕墙、预制非承重混凝土外墙、木骨架或轻钢龙 骨复合墙体等。 2、围护墙 :采用墙体、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强调的是“集成性”,通过集成,满足结构、保温、隔热、装饰要求。同时还强调了从设计阶 段 需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多功能一体的“围护墙 系统”。 3、非砌筑类型墙体:包括采用各种中大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龙 骨复合墙体等。 4、内隔墙:采
13、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强调的是“集成性”。内隔墙从设计阶 段就需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在管线综合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墙 体与管线的集成以及土建与装修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内隔墙系统”。 5、全装修:应包括所有建筑功能区地面、墙面和顶面的装饰面、设备管线和其他与防火、防水(潮)、防腐、隔声(振)等建筑性能相关的功能 性材料及其连接材料等安装完毕,厨房与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 6、干式工法:指无水作业的施工方式。干式工法楼、地面指除厨房、卫生间外的干式工法建筑楼、地面。 7、管线分离:对于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管线应认 定为管线分离;而对于埋置在结构构件
14、内部(不含横穿)或敷设在湿作业地面垫层 内的管线应认 定为管线未分离。 8、信息化管理(含BIM技术):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应用信息化管理。 9、应用新型模板技术:是指施工采用组合铝合金、组合式带肋塑料等模板技术,并达到免抹灰要求。 l 关键词解释 二、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二、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l 预制剪力墙+现浇 剪力墙体系 l 内隔墙+外围护墙 体系 内隔墙 二、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l 叠合板+预制楼梯体系 二、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l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主要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外露连接钢筋校正设置墙体标高调节垫 片 构件起吊人工对孔 注浆施
15、工 确定施工吊装顺序 2、待叠合板下放至距楼面0.5m处,根据预先定位的导向架及控制线微调, 微调完成后减缓下放。由两名专业操作工人手扶引导降落,降落至100mm时 ,一名工人通过铅垂观察叠合梁板的边线是否与水平定位线对齐 。 二、 装配率计算及结构体系 l 水平构件主要施工工艺 1、在进行叠合板吊装之前,在下层板面上进行测量放线,弹出 尺寸定位线及支撑立杆定位线;叠合板在与预制构件或现浇构件 搭接处放出1cm控制线; 序号构件名称(C30)单位项目A项目B项目C项目D项目E项目F项目G平均价格 2020.4.142019.082018.12.072019.122018.09/-2019 1P
16、C混凝土柱44524452 2PC剪力外墙m32640363230003447352441133393 3PC预制空调板m3283124643447369539453276 4PC预制预制隔墙m324433447343137553269 5PC预制叠合楼板m327442378352028483447343936613148 6PC预制阳台板m326152460344739603120 7预制楼梯m326092378328528083447360238423139 序号构件名称(C30)单位项目1项目2项目3项目4项目5平均价格 1PC柱675675 2PC剪力外墙m35236894394366
17、75553 3PC预制空调板m3523439436675518 4PC预制预制隔墙m3340439436675473 5PC预制叠合楼板m3427401439436675476 6PC预制阳台板m3427439436708503 7预制楼梯m3504401439436675491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l 预制构件材料费 注:含税综合单价,税率为13%,综合单价会因钢筋含量及砼标号不同产生差异 l 预制构件安装费 注:含税综合单价,税率为9% 平均合计:柱(5127)外墙(3945)空调板(3795)预制砼隔墙(3742)预制楼梯(3630)叠合楼板(3624)预制阳台板(3623) 序号部
18、件项目名称建筑面积(标准 层) 单位工程量(标准层)19年总对总 含税综合 单 价 含税合价(元)建筑单方(元/)每立方造价(元/m) 1柱柱C35混凝土484.71m5.61690.803,877.228.003,301.17 柱模板484.71116.3362.997,328.2415.12 柱钢筋484.71T1.235,963.627,322.8415.11 2墙墙C35混凝土484.71m105.34690.8072,771.34150.131,776.84 墙模板484.711093.2362.9968,865.85142.08 墙钢 筋484.71T7.645,963.6245,
19、541.0993.95 3梁板有梁板C30混凝土484.71m68.16659.7944,970.6892.782,053.98 梁板模板484.71622.9562.9939,241.4380.96 梁板钢筋484.71T9.355,963.6255,785.16115.09 4内墙二次结构C25混凝土484.71m2.91906.852,636.425.44907.42 木模板安拆484.7149.9378.293,909.278.07 砌体484.71m34.63794.5727,513.2456.76 5合计379,762.791,752.89 序号部件结构含量预制构件价格现浇价格立方
20、差价(元/m)单方差价(元/) 1柱0.015,126.663,301.171,825.4821.14 2墙0.223,945.211,776.842,168.37471.25 3梁板0.113,623.802,053.981,569.82176.60 4内墙0.073,741.68907.422,834.27202.47 5ALC条板0.071,597.50907.42690.0849.30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l 现浇构件主要价格 以某项目9#楼为模型,价格套用2019年总对总 价格,提取计算现浇做法价格 l 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成本对比 由上表可知,预制砼内墙与砌体的差价最大,为283
21、4.27元/m。但因外墙结构单方结构含量最高为0.22,如采用装配式结构,单方成 本增量最大为376.51元/,故因尽量避免竖向结构采用预制构件。下一页通过三种方案对比说明。 装配类型评价要求评价分 值 最低分值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做法 主体结构 (50分)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架35%比例80%20302020(35%)20(35%)装配式外墙有面积奖 励政策3% 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水平构件60%比例80%52020(80%)12(70%)综合造价比低,优先考虑 围护墙 和 内 隔墙 (20分) 非承重围护墙 非砌筑比例80%5 10 555全混外墙,已满足 围护墙 与
22、保温、隔热、装修一体化(围 护墙 与保温、隔热一体化) 50%比例80%25后施工保温 内隔墙非砌筑比例50%55(50% ) 5(50%)5(50%)使用条板ALC,替代预制砼隔墙,成本大幅降低 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内隔墙与 管线一体化) 50%比例80%25难度大(无二次装修,全部吊装一次成型) 装修和设 备 管线 (30分) 全装修66666简装(刷白,可满足基本入住要求)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比例70%6 66干法地暖,瓷砖薄帖,不采用水泥砂浆,成本增量约60元/ 集成厨房70%比例90%36造价高,成本增量约25元/,资源少,存在质量风险 集成卫生间70%比例90%36造价高,成
23、本增量约70元/(两个卫生间),资源少,存在质量风险 管线分离50%比例70%466(60% ) 6(60%)管线明敷,或者设置在架空地板内,吊顶内,成本增量约510元/ 创新项 (8分) 工程承包方式工程总承包2 信息化管理(含BIM 技 术) 设计阶 段2 外审提供BIM资料即可 施工阶段1 运营阶 段1 应用新型模板检测比例50%2222铝模 合计50.0050.0050.00 装配率达到50的情况下,可采取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水平方案):水平构件+非承重围护墙 非砌筑+内隔墙非砌筑+全装修+干法地面+管线分离+铝膜 方案二(竖向方案):竖向构件+非承重围护墙 非砌筑+内隔墙非砌筑+全
24、装修+干法地面+管线分离+铝膜 方案三(水平+竖向,水平构件替代干法地暖与管线分离):水平构件+非承重围护墙 非砌筑+内隔墙非砌筑+全装修 +竖向构件+铝膜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l 方案分析 装配类型评价要求评价分值最低分 值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单方差价 (元/ ) 方案一增 量 (元/ ) 方案二增 量 (元/ ) 方案三增 量 (元/ ) 主体结构 (50分)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架35%比例80%2030200%35%35%492.390.00172.34172.34 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水平构件60%比例80%52080%0%70%176.60141.280.
25、00123.62 围护墙 和内 隔 墙 (20分) 非承重围护墙 非砌筑比例80%5 10 100%100%100%0.00 围护墙 与保温、隔热、装修一体化(围护墙 与保 温、隔热一体化) 50%比例80%25 内隔墙非砌筑比例50%550%50%50%49.3024.6524.6524.65 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内隔墙与管线一体 化) 50%比例80%25 装修和设备 管 线 (30分) 全装修66100%100%100%0.00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比例70%6 75%75%0%60.0045.0045.000.00 集成厨房70%比例90%36 集成卫生间70%比例90%36 管线
26、分离50%比例70%4660%60%0%10.006.006.000.00 创新项 (8分) 工程承包方式工程总承包2 信息化管理(含BIM技术 ) 设计阶 段2 施工阶段1 运营阶 段1 应用新型模板检测比例50%2222 塔吊改造费用49.6049.6049.60 合计50.0050.0050.00266.53297.59370.20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l 方案分析 结论: 方案一(水平方案):成本增量最低,为266.53元/; 方案二(竖向方案):竖向方案虽然单方成本增量最大,但其实施比例要求较低,同样得20分的情况下,比例仅为35%,远低于水平构件的80%要求,最 终竖向方案的成
27、本增量为297.59元/。此外,因竖向构件预制有容积率奖励,按最高3%考虑,如能获取该奖励,建议使用竖向方案; 方案三(水平+竖向,水平构件替代干法地暖与管线分离):水平构件单方成本增量远大于干法地面+管线分离,故不建议水平与竖向构件结合的方式;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综合单价(元)合计(元) TC6010TC7020TC7035TC5610TC7020TC7035 1塔吊基础台1110,000125,000160,000110,000125,000160,000 2塔吊进出场及安拆费用台136,000100,000140,00036,000100,000140,000 3塔吊操作人员工资台/
28、月1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0100,000100,000 4塔吊租赁费用台/月10 21,000 50,000 80,000 210,000500,000800,000 合计456,000825,0001,200,000 单方差异(15000)/24.6049.60 装配塔吊TC7020 装配塔吊TC7035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l 塔吊措施费增量分析 常规现浇 高层的塔吊型号为TC6010,塔尖可吊重1t。装配式的塔吊型号一般为TC7020/TC7035,TC7020的塔尖可吊重2t,TC7035的塔尖可吊重3.5t。在装 配式的建筑工程中单件预制构件
29、的重量一般为1t-6t,相对于传统的现浇楼栋对塔吊的起吊重量及塔吊覆盖范围的要求要高。 装配式塔吊的选型需根据现场结 合现场实际 情况而定,以项目9#为例,如采用装配式塔吊TC7020、TC7035,较传统 塔吊建筑单方将增加24.60元/, 49.60元/。 序 号 完成面接收面交界面描述备注 完成单位/合同工作内容接收单位/合同工作内容 1 装配式构件供货合 同 按图纸规 范要求施工混凝土、布置桁架筋、 预留 止水节、预留套管、预留灌浆所需之金属波 纹管、 预埋接线盒(甲限品牌:永高)、预留孔洞 等, 安装所需之预埋铁件、拉环、护角、钢筋连 接件、 防锈漆等。 总承包工程合 同 提供装配式
30、构件到场 存放 的仓储场 地、构件的 卸货、 吊装、安装、检测、 调试 等后续工作 供货单位完成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钢筋、所需之全 部预 埋件、定位、蒸气养护、表面处理、厂房折旧、构 件运 输、运输支架摊销、包装及卸货完成前成品保护 、模具 设计开发、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及养护、清洁 、运输 (需运至总包指定地点,卸货由总包完成)、构件 拆分、 材料报审报验 、联合调试、保修。 2、装配式构件招标时应 明确主材是否调差,调差范围及方式? 答:综合考虑工程标的金额与施工周期确定合同是否调差及调差范围、原则;某项目共12栋楼,因仅有9#做装配式且工期较短,故设置预制构件不调差 3、工程责任主体、合同
31、签订方式? 答:因交付、验收、保修等问题,工程责任主体为总包,故装配式构件供货单位作为甲指乙供单位与总包签订合同; 4、结算时是否因构件钢筋含量变化调整综合单价? 答:本次招标采用固定总价招标,投标单位需根据招标图纸进 行深化,投标时自行考虑主材用量,结算时不因含量增加调整综合单价,且投标单位中标 后如因主材用量不足造成构件质量不合格,甲方有权要求重新生产直到满足甲方验收合格,且费用不予增补。 三、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l 合约要点 1、在招标前应明确构件供货单位与施工单位工作交接面? 达销楼层:(30/2)-2=13层(1/2) 3层至达销楼层工期:(13-3)x6=60d (2)装配式建造方
32、式: 达销楼层:(30/3)-2=8层(1/3) 3层至达销楼层工期:(8-3)x8=40d 结论:装配式建筑达销时间 有20天优势 传统 工艺 1/2达销楼层 装配式建筑 1/3达销楼层 底部加强区 现 浇 考虑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工效,每8天吊装一层 (1)传统建造方式: 工厂生产3550天 某项目9#楼工效分析 四、装配式建筑实践案例 l 装配式建筑设计周期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 拆分图设计 3545天 l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效分析 l 设计 1. 前期图纸需完备,装配式建筑结构、机电预埋等基本同步完成,如后期变更,将造成成本增量较大,需进行专题分析,设计前置要求高; 2. 设计单 位需有一定得
33、装配式建筑设计经验 。为提高模板周转,减少构件种类,提高供货速度,户型拆分有一定的原则需遵循,与构件厂深化设 计部门需紧密配合); 3. 装配式建筑对建筑外立面影响较大,外立面线条无法预知(因其厂家模板均为平板); 4. 装配式建筑因奖励,装配式外墙可不计容(前提是外墙采用装配式); 5. 装配式建筑应叠合板厚度为130,其户内净高受影响; 6. 关于装配式建筑对桩基承载力要求更高; 7. 装配式建筑出图需有专业装配式厂家提前对接,由装配式厂家协助去报批审核; 8. 一般从收到图纸到供货需要三个月,包括:出具深化设计图 35天左右,模具准备一个月,生产备货 一个月。且一旦出现变更,会对生产出货产 生较大影响; 9. 铝膜、点位二次深化图及装配式拆分图需三图合一; 10. 武汉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整体装配式建筑高度最高不超过130m,超过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11. 装配式构件验收的不确定性,涉及多个部门; 1. 考虑塔吊影响,成本较现浇约 增加250元/; 2. 装配式建筑设计周期较长,设计费较 高,约2030元/平米,较普通住宅增加515元/; 3. 装配式建筑对桩基承载力要求更高,导致基础成本增加; 4. 合约模式变更,可能需单独招标预制构件供货单位,且施工费与总包存在争议,目前总对总 清单中未明确预制构件施工价格; 四、装配式建筑实践案例 l 成本 至诚诚付出引领领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