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pptx
《初中地理复习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复习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学习目标 1.掌握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 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 施。 第1讲中国的主要地区 知识梳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 (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c黄土高原。 图中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 (3)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 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属 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农业:多为旱地,以小麦、大豆为
2、主,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知识梳理微专题一北方地区 (5)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图中d鞍山铁矿,e大同煤矿,f胜利油田 ,g大庆油田。 (6)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城市工业g石油 工业、h机械制造工业。 (7)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 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8)城市:图中的h长春,i太原。 知识梳理微专题一北方地区 知识梳理微专题一北方地区 气候 地形 河流 资源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 广阔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 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炎热
3、多雨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 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区域定位 知识梳理微专题一北方地区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 工业 辽中南重工业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 源基地 居民 生活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 冰 生态 问题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 湿地破坏 题组训练 (2013北京文综)读图,回答1-3题。 考向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
4、响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 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B.C.D. 题组训练考向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3北京文综)读图,回答1-3题。 题组训练 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回答4-5题。 考向二
5、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 4.主要制约图中甲所在地 形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有( ) 台风旱涝风沙 滑坡盐碱 A. B. C. D. 题组训练 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回答4-5题。 考向二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环境问题 5.下列关于图中西部地区地 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喀斯特发育的高原地区 B.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 (1)位置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图中a南岭(山脉),b武夷 山(山脉)。 (3)气候:大部分为亚热带、热带季风 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为主。 (4)农业: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 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 知识梳理微专题二南方地区 (5)资源: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图中e平果铝矿,f铜仁汞矿 , g攀枝花铁矿。 (6)工业:h沪宁杭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i珠江三角洲是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7)交通: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干线是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昆明至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 昆线。 (8)城市:图中的c武汉,d成都。 知识梳理微专题二南方地区 知识梳理微专题二南方地区 气候 地形 河流 资源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 主,平原小而分散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 下游航运价值大 亚热
7、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 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丰富; 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区域定位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水稻、油茶、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 产区 工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 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 居民 生活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生态 问题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 知识梳理微专题二南方地区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
8、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 程。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
9、、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 程。 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 (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 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
10、地区的环境问题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 因。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 因。 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
11、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b分别示意
12、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 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题组训练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 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 造纸原料。左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考向西南地区的环境问题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 生桉的原因。 题组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地理复习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初中 地理 复习 中国 四大 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