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病毒教学课件.pptx
《天花病毒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花病毒教学课件.pptx(2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天花 目录 一、天花病毒的介绍与传播历史 二、天花疫苗产生和发展历程 三、天花疫苗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天花病毒简介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 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 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感染天花病 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7-17天)。感染 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 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 脸部、手臂和腿部。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 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病灶在 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 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 落。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 脸上会留有
2、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病毒的传播 f据考证,公元前1157年死去的古 埃及法老患过天花,这是迄今所 能找到人类史上最早的天花病例。 f约公元前1000年,天花病毒通过 商队从埃及传入印度。 f约公元1世纪,天花病毒传入我国。 f6世纪,天花由中国经朝鲜到达日本。 f18世纪,天花到达世界上最后一个尚未被它蹂躏的国家 澳大利亚,杀死了50%原住民。 f1979年10月26日,WHO宣布全世界已消灭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带来的痛 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死亡率达到33%。天花是人类历 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传染病。在16 18 世纪,每年死于天 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 万人,亚洲
3、约为80 万人,而在整个18世纪,欧 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约在1.5 亿人以上。19 世纪至20世纪初,天花依然 横行无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 f古罗马帝国在2世纪和3世纪就是因为天花的肆虐和无法遏制,而国力大减; f11世纪和12世纪,东征后回国的十字军骑士们使天花在欧洲传播,以致令后 来的中世纪欧洲呈天花蔓延之势,几乎造成10%的居民死亡; f18世纪,天花传入澳大利亚,杀死了50%的澳大利亚原住民; f1754年,法国死于天花的人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而因为天花致残 和毁容者,占到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f1774年,英国切斯特流行天花,使得53%的人受到感染,患者死亡
4、率高达 17%。 f据估计,在整个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总人数在1.5亿以上;亚洲每年被天 花吞噬的人口达80多万。 天花并非只是袭击低下阶层,皇室贵族亦同样不能幸免。除 了古埃及的拉美西斯五世国王之外,死于天花的皇帝还包括 中国清朝的顺治帝和康熙帝英格兰的玛丽二世、法国的路易 十五和俄罗斯的彼得二世等等。至于曾患天花而庆幸痊愈的 国家元首也有不少,包括康熙帝,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和 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等。 天花疫苗 f中国人痘 f牛痘 f天花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一、中国人痘 f在中国,古人发现在有些情况下,如 果一个人得过某种传染病,他在今后 可能就终身不悔再得,或者在很长时 间内不
5、会再得。即使得了,症状也可 能比较轻,也不至于死亡。以毒攻毒 就是预先给一个人接种这种有毒的治 病物质,他就可能获得对这种疾病的 抵抗力。在“以毒攻毒”的思想的指 导下,中国人首先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 f人痘接种术保护了许多人的生命,但 被接种的人仍然有2%的死亡率。 关于人痘的记载 f在宋真宗时,丞相王旦招求天下能防痘者为其子种痘。四川峨眉神人 用鼻吹痘苗法为之种痘,其法遂传。 f痘疗定论云:“宋王旦,诸子痘荡,幼子生,即忧痘厄。有荐神医 种痘者,乃老姬,即长离念佛,云游至峨峭有女弟子,代旦子种痘, 无志。当公厚酬金予他时,竟辞谢拒收。后谓三弟子曰:我慈,愿 天下婴孩不伤天札。” f俗传用鼻
6、吹痘苗的神人实乃观音娘娘所化。日本古代学者丹波元简所 著脆卷种痘条云:“近年有种痘之说,始自江左,达于燕齐,近则 遍行南北,详究其所源,云自玄女降乱之方。” f金鉴则云:“古种痘一法,起自江右,达于京赣,究其所源,云自 宋真宗时峨眉山有神人,出为示相王且之子种痘而愈,遂传于世。” 中国人痘的传播 f据史书记载中国种痘术始于唐朝; f1688年,俄国派医生到中国学习人痘接种,并把接种术传 到了土耳其; f1706年法国传教士将中国的人痘接种术传到西方; f1721年,人痘接种术由蒙太古夫人传入英国,1960年以 后,接种人痘在英国以及整个欧洲变得日益普遍。 二、牛痘 f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种
7、牛痘来预防天花。 f1796年5月14日,在琴纳47岁生日这天,他做了一个大胆 而关键性的试验。他用针在一位8岁男孩詹姆斯的手臂上 划了两道小小的伤痕,再把女佣莎拉尼尔姆斯手臂上感染 4天后的牛痘疱疮浆液挤出一点,把这种淡黄色浓浆种在 了杰姆斯手臂上划痕的地方。后来詹姆斯再也没有出现任 何天花病症。这意味着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设想是切实可行 的。 f到了近现代,牛痘疫苗的制备是先将牛痘病毒接种于健康 牛犊皮肤,发痘后将痘疱刮下,再用1%石碳酸处理以减 少细菌污染,提高纯度,然后制成疫苗。 牛痘的传播 f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种 牛痘来预防天花,1798年正式发表报告。 f1805年,葡
8、萄牙医生哈威脱将牛痘疫 苗从马尼拉带到了澳门。为了在中国 推广牛痘接种,皮尔逊撰写了新订 种痘奇法详悉。后来这本书传到了 朝鲜和日本。 牛痘的迅速应用 三、天花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历史背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恐怖活动的升级,加剧了人们对生物恐怖 袭击的担忧,而天花病毒被认为是最强的生物武器之一。由 于天花疫苗已停止接种余年,现在人们普遍缺乏对天花 的免疫力,尤其是年轻人和儿童,即使接种过疫苗的人,其 免疫力可能也已下降到较低水平,另外,目前对于天花尚无 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一旦天花流行暴发,后果将不 堪设想。天花生物恐怖的威胁促使人们重新考虑接种天花疫 苗。 鉴于传统天花疫苗在安全性方
9、面的问题,需要开发更为安全 和更易于生产的天花疫苗。 因此,天花疫苗仍在不断发展。 第一代疫苗:传统的天花疫苗 f第一代天花疫苗为活病毒疫苗,是用牛痘病毒,也称痘苗 病毒( ,)感染 小牛或其他大动物的皮肤,然后刮取感染区域、收集淋巴 分泌物、纯化病毒制成,大部分疫苗制成冻干制剂。 f传统疫苗的有效性已在人类消除天花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 的验证,但由于是采用感染动物生产制备的,存在其他微 生物污染问题,提取物中伴随的动物蛋白可能会引起人的 过敏反应,因此会引起很多副作用。 f大约有40%的接种者会有发热、不适、头痛、瘙痒、肢体 酸痛、淋巴结病等轻度的全身性症状;严重副作用的发生 率估计在40-4
10、00例100万接种者,包括引起全身性牛痘 感染、痘性湿疹、进行性牛痘感染、心肌心包炎、接种后 脑炎或脑病及死亡,有些症状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在每 百万接种者中有例死亡。 第二代疫苗:通过组织培养制备的活病毒天花疫苗 f用来源明确的细胞进行疫苗生产会减少细菌污染,提高天花疫苗产品 的安全性。 f上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第一个组织培养天花疫苗的制备,于1973年 首次在印度尼西亚应用于岁以下的儿童,结果显示其免疫原性和 安全性与按传统方法制备的Lister毒株天花疫苗接近,初次免疫成功 率为97%。 f在本世纪初才重新开展了组织培养天花疫苗的研究,以替代传统疫 苗。这些疫苗保持了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花 病毒 教学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