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基础理论》课件.ppt
《《人际关系基础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基础理论》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第九章第九章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uu掌握掌握 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的含义 uu了解了解 不同视角下的人际关系不同视角下的人际关系 uu了解了解 人际关系的划分人际关系的划分 uu掌握掌握 人际关系的特点与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特点与行为模式 uu熟悉熟悉 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 uu掌握掌握 人际认知的含义人际认知的含义 uu掌握掌握 人际认知的特征人际认知的特征 uu熟悉熟悉 人际认知的内容人际认知的内容 uu掌握掌握 认知印象的形成与心理效应认知印象的形成与心理效应 uu熟悉熟悉 人际吸引的含义与过程人际吸引的含义与过程 uu熟悉熟悉 人际吸引的规律人
2、际吸引的规律 uu掌握掌握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2 “ “地球上只留我一个多好地球上只留我一个多好” ”! ! 一个小伙子惧怕人际交往。于是异想天开:一个小伙子惧怕人际交往。于是异想天开: “ “假如这个地球上只留我一个人该多好啊!,假如这个地球上只留我一个人该多好啊!, 再也没有与人打交道的烦恼了,多好,自由自在再也没有与人打交道的烦恼了,多好,自由自在” ”。 有好事者问:有好事者问:“ “没有老婆不寂寞吗?没有老婆不寂寞吗?” ” “ “那就留一个女人作老婆,比翼双飞多快乐!那就留一个女人作老婆,比翼双飞多快乐!” ” 小伙子美滋滋的说。小伙子美滋滋的说。 “
3、“那再留一个面包师那再留一个面包师” ”小伙子答腔应答。小伙子答腔应答。 “ “快乐不会太久的,没有人给你们烤面包!快乐不会太久的,没有人给你们烤面包!” ” 好事者冷冷的说。好事者冷冷的说。 3 “ “好了好了,别说了,全留下来吧,真没办法好了好了,别说了,全留下来吧,真没办法” ” “ “地球上只留我一个多好地球上只留我一个多好” ”! ! “ “没有人给面包师提供面粉,他烤不了面包没有人给面包师提供面粉,他烤不了面包” ”。 那就再留一个农夫。那就再留一个农夫。” ”小伙子不耐烦地说。小伙子不耐烦地说。 “ “没人给他打农具没人给他打农具” ”. .好事者不慢不紧地说。好事者不慢不紧地说
4、。 “ “留铁匠!留铁匠!” ”小伙子大声吼道。小伙子大声吼道。 “ “没炭没炭” ” 4 5 据调查据调查: : 80%80%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导致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导致 30%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 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83%8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 3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 求应不加理睬。求应不加理睬。 77.78%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一次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一次 6 第一节第一
5、节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理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认知理论人际认知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人际吸引理论人际吸引理论 本章内容本章内容 7 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理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的特点与行为模式人际关系的特点与行为模式 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 8 一、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 (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相互认知,情感互动情感互动 和和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所形成和发
6、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相互关系。 本质: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 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 要的心理状态。 9 社会关系及其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及其人际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关系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 10 人际关系的要素人际关系的要素 相互认知相互认知: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情感互动情感互动: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 交往行为交往行为: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 11 不同视角下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同视角下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从心
7、理学角度看:交流交流 从社会学角度看:从社会学角度看:共性、本能;秩序状态共性、本能;秩序状态 从传播学角度看:从传播学角度看:人际传播人际传播 从文化学角度看:从文化学角度看:以文化为纽带的社交关系网以文化为纽带的社交关系网 与其他社会关系有诸多不同,最根本的区别是:与其他社会关系有诸多不同,最根本的区别是: 鲜明的个性化,取决于个性心理和情感发展水平鲜明的个性化,取决于个性心理和情感发展水平 、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个人的社会化程度。 12 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的类型划分角度划分角度 uu按结成人际关系的主体划分按结成人际关系的主体划分 uu按交往的密切程度划分按交往的密切程度划分 uu按
8、人际关系矛盾的性质划分按人际关系矛盾的性质划分 uu按人际交往的方向与选择划分按人际交往的方向与选择划分 uu按人际关系规范化程度划分按人际关系规范化程度划分 uu按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划分按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划分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个人( (起点起点) ) 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群体 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 (基本倾向基本倾向) ) 初级关系初级关系 次级关系次级关系 对抗性关系对抗性关系 非对抗性关系非对抗性关系 垂直关系垂直关系 水平关系水平关系 正式关系正式关系 非真正式关系非真正式关系 血缘关系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业缘关系 网缘关系网缘关系 13 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的特点
9、社会性社会性基本特点基本特点 复杂性复杂性 多重性多重性 多变性多变性 目的性目的性 14 甲:您好!好久没见了。甲:您好!好久没见了。 乙:是啊,忙吗?乙:是啊,忙吗? 甲:是啊,忙啊!甲:是啊,忙啊! 乙:杂事挺多的。您呢?乙:杂事挺多的。您呢? 甲:也是东跑西颠的。去哪儿?甲:也是东跑西颠的。去哪儿? 乙:去图书馆借书。你去系里?乙:去图书馆借书。你去系里? 甲:不,去实验室。上去有个实验甲:不,去实验室。上去有个实验 要做。(双方点头微笑)再见!要做。(双方点头微笑)再见! 乙:再见!乙:再见! 甲乙双方是主动式、被动式交错进行,给对方 留下良好感觉。 15 甲:您好!甲:您好! 乙:
10、您好!乙:您好! 甲:忙吗?甲:忙吗? 乙:忙。乙:忙。 甲:去哪儿?甲:去哪儿? 乙:图书馆。乙:图书馆。 甲:再见!甲:再见! 乙:再见!乙:再见! 甲表示了积极行为,乙消极被动地应付谈话,双方 的平衡破坏,使甲感到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情补偿而 不安。 16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n n 利瑞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利瑞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管理管理- -服从型服从型 同意同意- -温和型温和型 帮助帮助- -接受型接受型 求援求援- -帮助型帮助型 害羞害羞- -控制型控制型 反抗反抗- -拒绝型拒绝型 攻击攻击- -敌对型敌对型 炫耀炫耀- -自卑型自卑型 n n 雷尼人际关系行为模式雷尼
11、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谦让型谦让型 进取型进取型 分离型分离型 17 三、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三、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 (一)人际交往的(一)人际交往的动机动机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social exchange theory) 自我呈现理论自我呈现理论(theory of self-presentationtheory of self-presentation) 社会实在理论(社会实在理论(social reality theorysocial reality theory) 18 人际间的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际间的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人们所
12、付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逃避人们所付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逃避 某种惩罚,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某种惩罚,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 服从社会交换规律服从社会交换规律 侧重于交往中的功利性因素侧重于交往中的功利性因素 霍曼斯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 19 戈夫曼戈夫曼自我呈现理论自我呈现理论 向他人表现自己;人的交往有不同的向他人表现自己;人的交往有不同的 动机和目的;自我呈现是社会影响的动机和目的;自我呈现是社会影响的 手段。手段。 斯奈德斯奈德:自我监察:自我监察 强调在交往中树立自我形象强调在交往中树立自我形象 20 菲斯汀格菲斯汀格社会实在理论社会实在
13、理论 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照他人的标准,使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照他人的标准,使 自己的态度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是一个自己的态度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是一个 “ “社会比较过程社会比较过程” ”。 团体内有必要开展人际交往,使团体活团体内有必要开展人际交往,使团体活 动协调有序。动协调有序。 21 (二)人际交往的需求(二)人际交往的需求 uu包容的需求包容的需求 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 uu控制的需求控制的需求 主动控制型;被动控制型主动控制型;被动控制型 uu感情上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 主动型;被动型主动型;被动型 舒茨舒茨人们对人际关系需求的三个向度人们对人际关系需求的三个向
14、度 22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认知理论人际认知理论 23 一、人际认知的概念和内容一、人际认知的概念和内容 什么叫人际认知?什么叫人际认知? 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作出的理性作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的过程,包括感知、 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心理活动过程。过程。 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人际认知的结果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人际认知的结果 24 人际认知的特征人际认知的特征 知觉信息的选择性知觉信息的选择性 认知行为的互动性认知行为的互动性 印象形成的片面性印象形成的片面性 25 人际认知的内
15、容人际认知的内容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 self-consciousnessself-consciousness 他人认知他人认知 others consciousnessothers consciousness 人际环境认知人际环境认知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 26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 “ “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 ,而是那些而是那些 把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人把自己的才能尽可能
16、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人 ” ” 基本途径基本途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 自我认知的三要素自我认知的三要素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 物质的自我物质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社会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精神的自我 27 他人认知他人认知 对他人认知的内容: 情感、情绪、能力、个人倾向、个性特征 对他人认知的作用: 知人善交,选择交友; 知人善教,因人施教; 知人善任,合理用人; 知人善举,举荐人才; 知人善谏,善意批评; 知人善学,学人之长; 知人善助,助人为乐; 知人善去,量才用人. 28 人际环境认知人际环境认知 对自身交往的小环境、小空间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对自身交往的小环境、小空间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是人际认知的关键是人
17、际认知的关键 是对交往过程的总结和概括是对交往过程的总结和概括 是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深入交往的环境基础是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深入交往的环境基础 29 二、认知印象的形成与心理效应二、认知印象的形成与心理效应 ( (一一) )认知印象的形成认知印象的形成 1 1、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的形成 概念概念: :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初次初次接触后留下的对客体接触后留下的对客体 的的感性感性迹象或形象迹象或形象 第一印象的获取第一印象的获取:直接印象、间接印象:直接印象、间接印象 30 第一印象的特点第一印象的特点 可能是令人终生可能是令人终生难忘难忘的印象的印象 可能是可能是唯一唯一的印象的印象
18、往往能带来人生往往能带来人生机遇机遇 产生的信息是产生的信息是有限有限的的 31 2 2、总体印象的形成、总体印象的形成 概念概念: :指经过反复的或长期的接触后指经过反复的或长期的接触后, ,对对 他人产生的他人产生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评价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 总体印象评价方法总体印象评价方法 “ “总体印象定量评价模式总体印象定量评价模式” 32 总体印象定量评价模式总体印象定量评价模式 印象形成的加法模式印象形成的加法模式 Y=XY=X 1 1 + X+ X 2 2+ + X X 3 3 + +.+ X.+ X n n 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Y=Y=(X X 1
19、1 + X+ X 2 2+ + X X 3 3 + + X+ X n n )/N/N 印象形成的加权平均模式印象形成的加权平均模式 Y=Y= 1 1 + + X X 1 1 + + 2 2 + + X X 1 1 + + + n n + + X X n n 1 1 + + 2 2 + + n n 33 (二)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二)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first-impression effect)(first-impression effect)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 (recent-impression effect)(recent-impression effect) 光
20、环效应光环效应 (light circle effect)(light circle effect) 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social prejudice effect)(social prejudice effect) 投射效应投射效应 (projection effect)(projection effect) 34 孙仲谋的偏见孙仲谋的偏见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中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 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相貌丑陋,心中,心中 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更觉不快 。最后,这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际关系基础理论 人际关系 基础理论 课件
